题开元寺阁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

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

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

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一座楼阁中远眺,尽览整个郡城,河流交错,山峦重叠。
我无法整天停留,特别喜欢这短暂的悠闲时光。
划船离开吴门,树林中杜鹃鸟的啼鸣声回荡。
高僧的生活令人羡慕,夕阳西下,禅房关闭,静谧而深沉。

注释

一阁:一座楼阁。
一郡:整个郡城。
乱流:交错的河流。
乱山:重叠的山峦。
终日:整天。
暂时:短暂。
闲:悠闲。
唱棹:划船。
吴门:吴地的水门。
啼林:树林中的啼鸣。
杜宇:杜鹃鸟。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西景:夕阳。
禅关:禅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开元寺阁内的所见所感。"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表达了从高阁眺望,可以看到整个郡县,外面的河流和山脉交错,显得有些混乱不堪。接着"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长时间停留,但特别珍惜这短暂的悠闲时光。

下一句"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则描绘出行船在吴门出发,鸭嘴形的船头如同唱歌一般前进,而林间的鸟儿也随着船只返回它们的巢穴。这里传达了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景象。

最后两句"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表达了诗人对寺中高僧的敬仰之情,但同时也指出高僧们所处的境界是凡人难以企及的。"西景掩禅关"则可能暗示着夕阳下的美丽风光,也可能象征着一种心灵上的闭关修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佛法高僧的敬仰。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题平湖

平湖湖畔雨晴新,南北东西不隔尘。

映野烟波浮动日,损花风雨寂寥春。

山无俗路藏高士,岸泊仙舟忆主人。

那得载来都未保,此心离此甚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龙兴寺

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

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

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

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后集

诗源何代失澄清,处处狂波污后生。

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风坏语无情。

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

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河中亭子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

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

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