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其一)

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

山龛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

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作有为人。

何妨夜醮时相忆,伴醉佯狂笑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是谁派遣你从西边背负着山岳之云而来,最终自由地离开又是为了什么缘故。
山间石窟中的薜荔草或许还残留着雪迹,江边寺庙的玫瑰花又经历了一个春天。
早年就已经拜学识广博之人未师,到了晚年反而成了有所作为的人。
何不不妨在夜晚的祭祀时相互怀念,一起伴醉装疯笑对这老去的身躯。

注释

谁遣:谁派遣。
西来:从西方来。
负岳云:背负着山岳之云,比喻重任或深远的志向。
自由归去:无拘无束地离开。
竟何因:终究是因为什么。
山龛:山间的石窟或小庙。
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多生于山野或树上。
应残雪:应该还有残余的雪。
江寺:位于江边的寺庙。
玫瑰:这里指代花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
又度春:再次度过一个春天,意指时间的循环。
早岁:早年,年轻的时候。
便师:就拜…为师。
无学士:这里可能指不追求名利学问的高人。
临年:到了晚年。
却作:反而成为。
有为人:有所作为的人。
何妨:为什么不,表示建议或许可。
夜醮:夜晚的祭祀仪式。
时相忆:时常互相怀念。
伴醉:一起喝醉。
佯狂:假装疯狂。
笑老身:笑着面对自己老去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背负重任而去的无奈与困惑,同时又表现出了他内心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不解。

接着的两句"山龛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山间的野果在残雪中静默生长,而江边寺庙里的玫瑰则是春天的象征,这些意象交织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作有为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他在年轻时并未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但到了晚年,却又开始做一些有目的、有作为的人。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成长经历,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追问。

最后两句"何妨夜醮时相忆,伴醉佯狂笑老身"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与故人共同回味过往美好时光,即使到了晚年,也依然能够以一份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通过饮酒和欢笑来超越年龄的束缚。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其二)

社莲惭与幕莲同,岳寺萧条俭府雄。

冷淡独开香火里,殷妍行列绮罗中。

秋加玉露何伤白,夜醉金缸不那红。

闲忆遗民此心地,一般无染喻真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行早发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

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

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居寄关中知己

多病多慵汉水边,流年不觉已皤然。

旧栽花地添黄竹,新陷盆池换白莲。

雪月未忘招远客,云山终待去安禅。

八行书札君休问,不似风骚寄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池上感兴

所向似无端,风前吟凭栏。

旁人应闷见,片水自闲看。

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

南山众木叶,飘著竹声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