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中秋集陈寄斋宅

南游我昨逢佳节,两度中秋瘴如墨。

去年对酒洞庭湖,万顷平波铺练雪。

电光一瞬等闲过,倏忽还家又今夕。

良朋折柬邀共醉,怜我匆匆复行色。

晚来微雨过城西,影落人衣月东出。

明河一洗秋容净,海气天光较然划。

街头无人市声敛,相国门前月尤白。

门前看月堂上歌,白月红镫互相射。

绣屏屈膝围娇面,赴节红牙夜深拍。

沈沈箫管索索丝,微动梁尘堕犹涩。

清商一线徐引去,桂树流飔叶初脱。

此时中庭月停午,窈窕穿帘巧相觅。

须臾腰鼓忽句阑,假面西凉群啧啧。

欢场冷落年数久,对此翻令感萧瑟。

却忆江湖载酒时,芦花深岸闻吹笛。

故人颜色就归梦,羽短途长莽飞越。

此来会合殆天幸,竿木逢场看跳掷。

徵歌自笑胆气粗,起舞偏惊耳轮热。

东南盘敦君眼见,供帐如云扫无迹。

独留好景付我曹,莫向瑶台话尘陌。

只愁客散月易斜,人事苍茫难料得。

来年作客知何地,此地来年召何客,南枝栖鹊催五更,东野寒蛩号四壁。

殷勤酹月还一杯,珍重清光照离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同人中秋集陈寄斋宅》,描绘了诗人南游逢中秋佳节的独特经历和感受。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静谧,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欢聚与离别之情。

首联写诗人去年在洞庭湖边度过中秋,湖面如练雪般宁静;颔联则通过电光一闪而逝,暗示时光流逝之快,诗人匆匆回家又逢今夕。颈联描绘了朋友邀请饮酒的场景,以及月出后城市的景色变化,明河洗净秋夜,月光格外明亮。接着写到街头市声渐敛,相国门前月色更显皎洁,以及堂上歌舞的热闹。

进入尾联,诗人感叹欢场的冷落,回忆起江湖漂泊的生活,以及与故人的分别。他感慨相聚的不易,期待来年的重逢。最后,诗人借月光表达离别之情,提醒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时光易逝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宿犁洲夫子武林寓舍即次先生丙辰九日同游旧韵

径路先须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钩连。

肯携芸蠹随书局,任放醯鸡覆瓮天。

出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

先生高卧贫何碍,流俗知音恐未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魏环极先生予告还蔚州(其一)

曳履星辰二十年,尚书补被故萧然。

勇能自断天难夺,清畏人知世已传。

白社竟成娱老地,黄金不贮买山钱。

闲云一片秋寥廓,何限风光倚杖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魏环极先生予告还蔚州(其二)

岳岳寒松表御书,新堂归到好悬车。

身名似此真无愧,进退何人绰有余。

报国文章传后起,立朝风骨想当初。

不因祖帐东门道,太息方烦比二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金章宗手植松在寿安山西岭上

寿安山头一老松,从下仰视青童童。

羽衣仙人拥盖立,柄短却作伛偻容。

我思蹑屩苦无伴,范老兴到许我从。

婆娑初自枝亚入,中乃可置一亩宫。

四傍四枝分四面,侧理横出交蓬松。

东西南北不相顾,意到各自成虬龙。

中间大枝裘挈领,高势一揽收群雄。

其帝峭壁截牙角,直下千尺方藏锋。

苍髯翠尾掉空际,蜿蜒饮涧天投虹。

千山万山似摇动,鳞甲未敛云濛濛。

须臾夕阳转西麓,胁下畟畟生微风。

一声老鹤忽飞出,竽籁散入邻庵钟。

老僧指似时代古,手植传自金章宗。

是时朔南罢兵革,贡使一一舟车通。

明昌泰和号极治,击球诈马习俗同。

近郊亭馆恣游宴,逐兽不入深榛丛。

遗山野史有深意,国亡事去忍更攻。

孤臣饮泣记旧恨,肯畏后世议不公。

洗妆楼空春月白,射柳圃废秋花红。

一朝故物独留此,郁郁幸自蟠苍穹。

迩来四百四十载,坐阅桑海如飘蓬。

轮囷差堪伍社栎,潇洒犹足骄秦封。

君不见报国门前数株树,托根悔落尘埃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