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移村居既北复南未返吾庐慨然兴叹

桑梓依依历草茅,故园应为长蟏蛸。

望穷北渚湘兰种,拣尽南枝越鸟巢。

淮海岂同公路浦,辋川新有孟城坳。

柴门几处秋萧瑟,后夜行吟月下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徙中的复杂情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联“桑梓依依历草茅,故园应为长蟏蛸”以“桑梓”和“草茅”起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而“故园应为长蟏蛸”则通过描述蜘蛛在故园的生长,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厚与持久。

颔联“望穷北渚湘兰种,拣尽南枝越鸟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目光投向远方,无论是北方的湘兰还是南方的越鸟巢,都寄托了诗人对不同地域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迁徙过程中的孤独与挣扎。

颈联“淮海岂同公路浦,辋川新有孟城坳”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去生活与当前处境的对比思考。这里借用“公路浦”和“孟城坳”的典故,既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处境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既无奈又不甘的情感。

尾联“柴门几处秋萧瑟,后夜行吟月下敲”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徘徊、吟诵的画面。这里的“柴门”、“萧瑟”、“后夜”、“行吟”等词,不仅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迁徙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板桥黎方回务光

板桥霜色带芳篱,四海才名怅昔时。

流水竟孤琴一曲,临风长见玉双枝。

藏书曝日恩犹在,裹革终天泪总垂。

国士只今惭马队,凌江不用奋长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谈蘧怀游潮阳便还京江

满天寒雨问将归,沧海东流碣石微。

乡思已驰京口去,宾鸿犹欲岭南飞。

春生石砝尝鲜馔,云起金焦见羽衣。

还望台关转寥落,折梅书信莫教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示族中诸兄弟

秀气环洲云浸矶,枌榆时见旧恩辉。

丁年盛事族人说,丙舍残春江燕飞。

竹长龙孙留劲节,松彫马鬣几成围。

先庐独远北堂老,一赋南陔愁广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循州车世之来江村度岁而还比以诗见寄答此兼讯叶姚诸子

愁寂孤村阅九春,二樵烟霭若为邻。

素馨田外苦吟客,红翠声中肥遁人。

一昨梅香薰水部,祇今蓬户笑山宾。

采薇便拟行歌远,东就鸿濛问矅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