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崖口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深远意义。诗人以“朝家重习武,灵囿成自天”开篇,点明了崖口的自然与历史背景,暗示了其在国家军事训练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表达了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强调了崖口作为古代军事要塞的历史悠久。
“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描绘了崖口周围险峻的山峦,突出其作为战略要地的地理优势。“壁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进一步展示了崖口的险峻与壮观,以及它在连接不同山脉和河流中的作用。
“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提到了崖口在秋季狩猎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这一传统活动的感慨。接下来,“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湲”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双峰间的云雾与溪流的宁静美景,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
“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则通过植物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替之美,同时也寓意着生命与时间的流转。最后,“去年巡洛伊,伊亦有崖口。三涂及七谷,较此夫何有”通过对比去年巡游洛伊时的经历,突出了崖口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其在不同地理位置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得考功诗,膻芗传至兹”可能指的是通过诗歌记录和传承崖口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我为是崖叹,表章将待谁”表达了诗人对崖口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提出了对如何纪念和传承这一历史遗迹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崖口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