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

乾坤何物寄高情,检点秋云一片轻。

偶向定僧参野座,或随飞鹤趁溪晴。

吴峰雨薄垂高影,楚竹天深碍去程。

莫道无心任飘忽,年年钓石与渔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秋云》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对秋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

首句“乾坤何物寄高情”,开篇便以天地万物为背景,提出一个深邃的问题: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中,究竟有什么能够寄托诗人高远的情感?这句诗不仅引出了主题,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检点秋云一片轻”一句,将目光聚焦于秋日的云朵上。这里的“检点”并非实际的动作,而是诗人内心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云朵之轻,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心境。

“偶向定僧参野座,或随飞鹤趁溪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他或许偶然间与山中的僧人交谈,或是追逐着飞鹤,享受着溪边晴朗的时光。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吴峰雨薄垂高影,楚竹天深碍去程”两句,则通过对比吴地的山峰与楚地的竹林,展现了不同地域自然景观的特色。雨后的山峰仿佛垂下了轻柔的阴影,而深邃的天空则似乎阻碍了前行的道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莫道无心任飘忽,年年钓石与渔争”两句,以一种看似矛盾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责任、无心与有为之间微妙平衡的理解。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完全无心的飘忽者,而是每年都会与渔民争夺钓鱼石,暗示着即使追求自由,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挑战。

整体而言,《秋云》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观察与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抒情诗,值得细细品味。

收录诗词(328)

张琦(君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董启之侍御

长揖人间鸑鷟姿,大篇时复畏雄词。

十年萍逸真无系,六月瓜成似有期。

东国旧庐龙懒卧,上都新事鹊先知。

天应直候清平起,五两南风迅迅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司空

年来归兴百川东,太极岧峣有疏通。

栗里旧风高靖节,龙门新社得司空。

茗瓷酒盏醒还醉,云锦风髯白又红。

踪迹飘然肯回首,弋人何处篡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陶君柳庄诗卷

柳市南头丈五尘,却于深处得清真。

隔江燕影常来晚,当户莺啼直过春。

暮雨突冲无猎骑,社天沈醉有归人。

远寻二十年馀计,割取东墙作我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计惟中

流渐荏冉逐行舟,先后从君出帝州。

龙虎一时皆散地,江湖满眼忽深秋。

峥嵘旧论春风座,汗漫残书夜雨楼。

何日山城秋酒绿,百杯飞送说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