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圣凡同有身,饮食必藉器。

如来制石钵,匪特传法嗣。

偶因受馀光,相承成旧事。

遂令后代争,纷纷起嗔戾。

我愿过量人,要识拈花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中的圣物——释迦牟尼的石钵为引,探讨了佛法传承中一个重要的象征。诗人徐贲指出,即使是圣人与凡人,生活所需都离不开器皿,释迦牟尼使用石钵并非仅为传法,而是借此留下了一种精神遗产。石钵的流传引发了后世僧侣间的纷争,他们对这种遗物的争夺往往带有嗔怒的情绪。诗人在此表达了希望后人能理解石钵背后拈花一笑的深意,即超越物质之争,领悟佛法的真谛。整首诗寓教于物,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在佛教题材上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

寒蘼泫幽露,清漪湛虚塘。

月时润芳气,风处偃微光。

初溥丛缀白,将晞叶翻黄。

欲采赠远别,沾衣徒感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凰之飞

凰之飞兮,朝阳晖晖。彼凤高翔兮,将雏何之。

畬田有禾饥不食兮,山有恶木夕不栖兮。

西逝白日兮,东流沧波。嗟嗟安母兮,伤如之何。

形式: 古风

陇头水

陇头之水向西流,莽莽寒云草树秋。

水中尚有秦时血,今古征人到此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儿大同甫之龙岩巡检任

青青宜洋柳,牡马何彭彭。

玉辔锦障泥,儿侯向南征。

儿侯俊哲姿,粲粲东吴精。

壮志在勋业,将为先亲荣。

十岁学文章,十五富六经。

心涵宇宙表,思动江河倾。

三十辞社邑,万里游燕京。

微官坐毡冷,白发日以生。

沥血奏长策,青蝇乃营营。

踰轮受羁绁,驽骀尽骞腾。

得官漳州去,疾风扬旗旌。

漳州海之裔,经雪瘴疠清。

磨剑耀白日,抨弓杀长鲸。

素节凛冰霜,威棱走雷霆。

黎氓尽富庶,田里安芸耕。

蛮方服仁义,坐见治化成。

贱子托深眷,离别宁无情。

月色落江水,花气通津亭。

广筵集宾客,高楼吹玉笙。

天空北斗直,酒罢鸹鹖鸣。

王事有期程,行迈不遑宁。

闽山莽遥遥,楚云浩冥冥。

昔如骨肉亲,今则参辰星。

夙夜慎眠食,莫畏艰难婴。

丈夫誓许国,岂谓求斗升。

相期在千古,勉勉惟忠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