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杜清碧读书处

徵君何事隐崔嵬,乱世冠裳共草莱。

碧嶂清江愁莫雨,寒花落叶漫荒台。

石几半留苔欲没,庭松已老鹤还来。

白云不断空流水,芳桂丛深春鸟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过杜清碧读书处》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首句“徵君何事隐崔嵬”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者为何选择在险峻高山中隐居的好奇。"乱世冠裳共草莱"则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隐者与平民百姓一同身处困境。

接下来的两句“碧嶂清江愁莫雨,寒花落叶漫荒台”,通过描绘清冷的山峰、宁静的江水和凄凉的秋景,渲染出一种孤寂而落寞的氛围,似乎在忧虑雨水会破坏这宁静的画面。

“石几半留苔欲没,庭松已老鹤还来”进一步刻画读书处的荒凉,石几上青苔覆盖,庭院的老松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只有仙鹤偶尔造访,增添了些许孤独的诗意。

最后两句“白云不断空流水,芳桂丛深春鸟哀”,以自然景物作结,流水空转,春鸟哀鸣,寓意着时光荏苒,读书人已不在,只剩下清碧之地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清碧读书处的环境,以及其中蕴含的隐士情怀和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399)

邱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陷石堂

五月山游兴每迟,桃花开遍武陵蹊。

路当古木连云合,石上长萝半雨垂。

斜引玉桥回碧洞,漫寻瑶草到疏篱。

丹青古殿悲寥落,佛日无光壁藓滋。

形式: 七言律诗

夜宿天游用郑少谷韵

隐屏日薄孤亭晚,风急涛声起翠林。

云湿万峰寒错落,月明长壑独冯临。

山中岁候青鞋老,天上楼台紫雾深。

几度武陵迷路客,桃花流水乱春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奉寄方棠陵宪副

独上孤城意若何,梦随双鹤度烟萝。

棠陵第宅青枫外,毛坞图书翠竹多。

云谷无人骑马到,天涯何处断鸿过。

山中憔悴无堪赠,惟有清池长芰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草堂

茅屋交林霭,秋斋坐夕曛。

短墙分树色,落叶避鸡群。

门设频栖雀,檐虚长宿云。

丹砂思葛老,青简负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