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过杜清碧读书处》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首句“徵君何事隐崔嵬”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者为何选择在险峻高山中隐居的好奇。"乱世冠裳共草莱"则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隐者与平民百姓一同身处困境。
接下来的两句“碧嶂清江愁莫雨,寒花落叶漫荒台”,通过描绘清冷的山峰、宁静的江水和凄凉的秋景,渲染出一种孤寂而落寞的氛围,似乎在忧虑雨水会破坏这宁静的画面。
“石几半留苔欲没,庭松已老鹤还来”进一步刻画读书处的荒凉,石几上青苔覆盖,庭院的老松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只有仙鹤偶尔造访,增添了些许孤独的诗意。
最后两句“白云不断空流水,芳桂丛深春鸟哀”,以自然景物作结,流水空转,春鸟哀鸣,寓意着时光荏苒,读书人已不在,只剩下清碧之地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清碧读书处的环境,以及其中蕴含的隐士情怀和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