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隐接待师立山主请

乌豆眼睛生铁面,直向孤峰顶上。

将无米饭塞断天下衲子咽喉,固是家常,因甚更教人参个一归何处。

吽,忆著江南三月天,马塍西畔春无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形象奇特的僧人,他有着乌豆般深邃的眼睛和铁面般的刚毅,独自屹立在孤峰之巅。他的行为举止似乎颇为特立独行,不仅让天下行脚僧感到米饭的珍贵,甚至可能阻断他们的口粮供应。诗人不解地询问,为何他还要让人参这样的珍贵药材不知所终,这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禅意或故事。

"吽"字在此可能是禅语或感叹词,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深深思考。最后,诗人回忆起江南三月的美好时光,马塍西畔的春色无边,与眼前这位僧人的孤寂形成对比,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生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深刻的疑问,展现了僧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禅宗的哲理,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音大士赞

大海波心,磐陀石上。真观净观,是相非相。

如月在天,无水不现。水月俱捐,如何瞻仰。

咄,切忌妄想。

形式:

达磨祖师赞(其一)

开旗展阵入梁邦,未睹天颜早已降。

纵有神通难转款,翩翩一苇渡长江。

形式: 押[江]韵

室中三关(其三)

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室中三关(其二)

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