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竹枝词十首(其五)

洞庭馀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

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上方。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两种特色美食——余柑和银鱼。"洞庭馀柑三寸黄",寥寥几字便勾勒出柑果虽已摘下,但仍残留三寸黄皮的诱人景象,足见其新鲜度与品质。"笠泽银鱼一尺长"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银鱼的硕大,形象生动,让人想象其鲜美可口。

诗人接着感慨"东南佳味人知少",表达了对这些珍稀美食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因为它们的美味并未被更多人所知晓,无法像皇家御膳那样进入皇宫。"玉食无由进上方"暗含了对美食未能得到应有的赞誉和享用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特产,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对于地方美食的热爱和对其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微妙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

薛兰英、蕙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台竹枝词十首(其六)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灰]韵

苏台竹枝词十首(其七)

杨柳青青杨柳黄,青黄变色过年光。

妾似柳丝易憔悴,郎如柳絮太颠狂。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阳]韵

苏台竹枝词十首(其九)

一緺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

形式: 词牌: 竹枝

苏台竹枝词十首(其十)

百尺高楼倚碧天,阑干曲曲画屏连。

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