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

世味从前已备尝,重罹世难转悽伤。

肯希逸骥能千里,最善灵龟解六藏。

览胜每寻清伴侣,观山别是好心肠。

年逾七十唯求死,便不埋时也不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已经尝遍了世间的酸甜苦辣,再次遭遇苦难更加感到悲凉。
我渴望像千里马那样自由驰骋,更欣赏像灵龟那样深藏智慧。
每次游览名胜总想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观赏山水总是满怀深情。
年纪超过七十,只求一死,即使不被埋葬也无妨。

注释

世味:人生的滋味,包括各种经历。
重罹:再次遭受。
悽伤:悲伤。
肯希:渴望。
逸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六藏:指人的内心深处。
览胜:游览名胜。
清伴侣:志同道合的朋友。
观山:观赏山水。
年逾:年纪超过。
唯求:只希望。
不埋:不被埋葬。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世味》,作者为宋代的僧人释文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世味从前已备尝”揭示了诗人早年已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而“重罹世难转悽伤”则表达了晚年再次遭遇困境时的更深沉悲凉。

“肯希逸骥能千里,最善灵龟解六藏”运用了比喻,意指诗人不再期待像千里马那样驰骋千里,而是更欣赏像灵龟那样深藏不露、智慧内敛的生活态度。这里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

“览胜每寻清伴侣,观山别是好心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喜好与志同道合的人共赏美景,寄情山水,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豁达胸怀。

最后两句“年逾七十唯求死,便不埋时也不妨”,诗人坦然面对衰老,甚至表达出即使死亡来临也不再惧怕,只要心灵得到解脱,即使肉体不埋葬也无妨。这体现了诗人超脱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历经世事后的淡泊、豁达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浓厚的禅意。

收录诗词(1029)

释文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路

世路古来难,深居息万端。

道因无欲胜,山不厌人看。

石碓寒流浅,畬田远烧残。

未嫌生意少,老子自能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东湖北崦人家

柴门映石楠,茅屋似僧庵。

蚕候家人熟,耕时父老谙。

设罝当兔径,添竹护鱼潭。

赛雨鸣箫鼓,迎神向水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东湖荷花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

出自淤泥元不染,开于玉井旧知名。

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于花气清。

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嘉风土

山水知名旧永嘉,谢池千古湛清华。

四郊风土宜柑树,百里官河尽藕花。

鸦鹭共栖江面石,渔商分泊渡头沙。

他年若向中川住,管定清游少在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