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其一)

左右青林抱邃深,径随苍藓上烟岑。

陵迁渐失三湘事,春远闲伤万里心。

我爱白云亲鸟道,谁临沧海较蹄涔。

北栏曾指鸿归处,杳邈乡山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左右青林抱邃深”以“青林”和“邃深”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径随苍藓上烟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意境,小径蜿蜒,与苍老的苔藓交织在一起,通向那笼罩在烟雾中的山峰,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陵迁渐失三湘事,春远闲伤万里心”两句,诗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三湘事”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个特定事件或情境,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往事逐渐模糊,而“万里心”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情感,即使是在春天这样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这种情感也显得格外孤独和沉重。

“我爱白云亲鸟道,谁临沧海较蹄涔”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喜爱白云飘渺,如同亲近于鸟儿的飞行轨迹,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自由的渴望。而“谁临沧海较蹄涔”一句,通过对比大海与微不足道的蹄印,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敬畏和对个人存在意义的思考。

最后,“北栏曾指鸿归处,杳邈乡山不可寻”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曾经指着北方的栏杆,指向鸿雁归来的方向,那是故乡的方向。然而,如今却只能在心中追寻,故乡似乎变得遥远而不可触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198)

刘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其二)

四临千里一危轩,洒脱尘中两耳喧。

隐几风波随客棹,对江金碧露僧门。

数峰烟老灵妃国,三月花残杜宇村。

不得相从嗟筦库,新诗犹喜慰冥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孙景修题萃景亭

公游何似拙翁岩,盘磴先经释子庵。

视听稍遗尘种种,高名聊换府潭潭。

时驱万象归吟几,尽洗丛荒破暝岚。

更有风华入春望,名园都在面东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又次韵四首(其一)

于此登临称谢公,湘南奇观欲吟穷。

天沈暮鸟烟氛外,山抱春城雾雨中。

陂岸放车看宛转,寺檐飘铎送玲珑。

老僧已许炎蒸日,为借清风解簟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又次韵四首(其二)

缥缈飞亭倚半空,景来酬对不知穷。

天开云嶂轮环外,地蹙林丘尺寸中。

时有桂花飘馥烈,恨无泉玉泻玲珑。

楚人不识灵均意,江上年年费粽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