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元恺的《玉楼春·其五》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傍晚的画面。"日暮东风芳草绿",夕阳西下,东风吹过,满眼是翠绿的芳草,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衰柳寒芜绕茅屋",衰老的柳树和寒冷的杂草环绕着简朴的茅屋,透露出一种田园的寂寥与质朴。
"百树鸡桑半顷麻,数尺丝纶一竿竹",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农舍周围的景致,鸡桑丛生,麻田广阔,垂钓的竹竿和细长的丝线则暗示了农人悠闲的生活方式。"此处挂冠凉自足",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感,"挂冠"象征辞官归隐,"凉自足"则流露出他对这种清淡生活的喜爱。
"黄菊倚风村酒熟",秋风吹拂下的黄菊盛开,预示着丰收的季节,村酿的美酒也已醇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温馨的人情味。最后两句"有时新月傍帘钩,唱到白蘋洲畔曲",以月夜中传来的歌声收尾,增添了诗意,仿佛能听到渔歌在白蘋洲畔悠扬,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乡村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