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

绿玉裁成偃月形,偏宜煮雪向岩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

偶免樵柯供土锉,尚疑清籁和陶瓶。

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奕的《竹炉》描绘了一幅雅致的冬日画面。首句“绿玉裁成偃月形”,以生动的比喻赞美竹炉的形状,犹如翠绿的玉雕琢成弯月状,形象地展现了其精致与雅韵。次句“偏宜煮雪向岩扃”进一步强调竹炉在山居环境中的适宜,暗示其在寒冷中煮雪烹茶的独特意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两句,通过竹炉的“虚心”特质,寓意其主人的高洁品格,即使历经岁月,其色泽依旧如古代的竹简般青翠,富有历史感。接下来,“偶免樵柯供土锉”写竹炉偶尔免于被当作柴火的命运,得以保存,更显其珍贵。

尾联“尚疑清籁和陶瓶,达人曾拟同天地”则借竹炉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出诗人对超然物外、与天地合一的达观态度。最后,“上有秋虫为篆铭”以秋虫鸣叫为竹炉增添诗意,仿佛它们在竹炉上刻下篆体铭文,增添了禅意和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炉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37)

韩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

百事年来尽懒为,闭门高卧动经时。

秋来深悟芭蕉喻,岁暮聊吟蟋蟀诗。

巷陌草深人住少,湖田水没雁来迟。

人生意无贫贱,尊酒鲈鱼且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友

杏花落尽晓风颠,隐几怀人白昼眠。

寒食渐分新改火,春衣犹恋旧装绵。

陶潜入社何妨醉,齐己吟诗不废禅。

朝市悠悠尘土隘,莫教飞到白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中留别

江天云物已凄凄,老去应多少日思。

荒稗满田秋水后,平芜连苑夕阳迟。

眼昏每到看书觉,发白非因览镜知。

力疾杖藜犹可起,山中远趁故人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逢故人夜饮话旧

风色萧萧木落天,故人解后会尊前。

青灯照影冷清夜,白发听歌感少年。

身未死前惟别苦,难相忘处是情牵。

不因世故身亲见,肯信人言海变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