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夏夜闻钟》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独卧竹床,感受清凉,却在梦中迷失自我,误以为远处的钟声是故乡的声音,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首句“翠帷藤簟竹方床”,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夏日夜晚的场景:翠绿的帷幔、藤制的凉席、竹制的床榻,营造出一片清幽凉爽的氛围。翠帷不仅增添了室内的绿色生机,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次句“孤枕慵便五夜凉”,点明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孤枕难眠,五更时分的凉意更加深了这份孤独感。慵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懒散、不愿起身的情态,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梦里不知身作客,忽疑钟响是家乡”,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梦中,诗人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客居他乡之人,误以为远处传来的钟声是来自自己的家乡。这种错觉既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也是对宁静、和谐生活的一种向往。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理想家园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夏日夜晚的场景描写,将诗人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既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也有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怀念,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