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独游南园二首(其二)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

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桃花和李花都已经不再开放,只剩下半死不活的梧桐树陪伴着我。
我哪里承受得了这样的衰老病弱,还要独自一人外出游玩。

注释

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无日:不再有花开的日子。
梧桐:古代常用来象征孤独或哀愁。
半死身:形容树木枯萎或生机凋零。
那堪:怎能承受。
衰病意:衰老和疾病带来的困苦。
更作:更加成为。
独游人:独自出游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独自在初夏时节游历南园,感受到自然景物变化与内心情感交织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景象:“桃李都无日”表现了春天已经过去,而桃李之花也已不再繁盛;“梧桐半死身”则形象地展示了梧桐树在春去夏来的交替季节中叶子凋零,树体看似枯萎的景况。

诗人的情感表达则通过“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来展现。这里,“那堪衰病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适与忧虑,他可能因为年老或身体抱恙而感到心绪难平。而“更作独游人”则表明尽管如此,诗人仍然选择独自漫步于自然之中,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初夏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下的感悟和内心独白。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其一)

取醉非无酒,忘忧亦有花。

暂来疑是客,归去不成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别用韵

坐中七叟推年纪,比较前人少几多。

花似锦红头雪白,不游不饮欲如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吹箫

古人吹箫者,以和虞韶声。

后世不复贵,给丧仍卖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呈乐道

欢迎俛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

试忆昔年双桂会,只如前日梦魂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