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一日

阴云捲尽月华流,独坐中庭爽气浮。

老我不禁三伏暑,可人遥送一天秋。

谩言吴下思莼乐,拟待风前落帽游。

且向东林高处望,醉吟消却世间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过后的一日,诗人独自在庭院中静坐赏月的情景。首句“阴云捲尽月华流”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月光如流水般洒满大地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转变和清新的氛围。接着,“独坐中庭爽气浮”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位置与感受,爽气仿佛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

“老我不禁三伏暑,可人遥送一天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虽然年岁已高,难以承受酷暑,但远处的秋意却让人感到一丝凉爽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谩言吴下思莼乐,拟待风前落帽游”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或许在怀念江南的莼菜之乐,但更期待在微风中享受自然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且向东林高处望,醉吟消却世间忧”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他选择在东林(可能指佛教圣地)的高处眺望,通过诗歌的创作来排遣心中的忧虑,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寻求心灵平静的决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8)

陈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闽俗少壮贺诞晨设酒作乐非古人意小孙到桐山苦请余出拜贺张席会族人以诗拒之

半生心绪老成灰,栖遁桐山片石隈。

明日生晨先泪堕,重阳佳节强怀开。

双亲遗训留绅佩,二子英魂翳草莱。

最是伤心千载恨,西风落木总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上晨梳

六十年来世事疏,青山草屋野人居。

风吹短发梳难整,鹤过閒身可得如。

病久到来寻旧药,眼昏归去掩残书。

交游四海谁知已,大半凋零叹逝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余桐山草堂与蒙庵弟烓密迩每登临觞咏情洽如也蒙庵忽有两浙之行绝句送之

故国捧除书,相亲复相送。

云水浩无边,孤月随飞梦。

汝去越岭高,我卧桐山老。

两地重相思,碧波动芳草。

形式: 古风

山居岑寂有索草书者漫作二绝(其一)

细竹八九个,桐花千万枝。

坐观山色近,觅纸便题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