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一云寺

蜡屐候新晴,携尊陟西岭。

松间聒涛声,树杪挂瀑影。

云起日欲晡,雨来山亦暝。

径窄怯筇跻,林寒觉衣冷。

言投方外居,因尝雨前茗。

堂悬灯一粟,门拥墨千顷。

鸣禽写幽泉,顿使万虑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探访一云寺的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蜡屐候新晴,携尊陟西岭”描绘了诗人准备充分,带着酒壶,踏着木屐,等待天晴后登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

接着,“松间聒涛声,树杪挂瀑影”两句,以动(涛声)静(瀑影)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山林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仿佛让读者听到了松涛的回响,看到了瀑布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云起日欲晡,雨来山亦暝”则通过时间的变化,描绘了天气由晴转阴的过程,云层的聚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山色在雨前显得更加深沉,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的丰富性。

“径窄怯筇跻,林寒觉衣冷”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山路的崎岖和林间的寒冷,以及诗人对此的微妙感受,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挑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言投方外居,因尝雨前茗”则引出了诗人探访的目的——拜访寺庙,并品尝了雨前采摘的茶叶,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佛教与自然、生活的融合。

“堂悬灯一粟,门拥墨千顷”描绘了寺庙内部的景象,一盏小灯照亮了简朴的殿堂,门外则是堆积如山的书籍,象征着知识的海洋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鸣禽写幽泉,顿使万虑屏”以鸟鸣和清泉的声音,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洗涤,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与文化的体验,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幅生动的山水人物画卷,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2)

袁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

种菊东篱下,严霜彫我姿。

鶗鴂亦何来,噭噭秋风时。

佳人渺何许,岁晏谁与期。

白日欲西匿,浮云还间之。

岂无好鸟鸣,良辰伤别离。

自非王子乔,鬒发能不丝。

相思不相见,何用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用韦苏州全椒山中道士韵赠吴山人湘

悠然见南山,眷此山下客。

烟萝牵荷衣,清风响泉石。

有时忽长啸,山开白云夕。

童子出门去,阶头破苔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夜发

凉月隐深萝,寒云上高树。

遥遥逐灯火,人烟舂杵处。

促缩空山行,啼鸿自来去。

形式: 古风

天津

宵行发杨村,朝望天津驿。

天吴静不扬,中流稳如划。

舟人乞火至,舣棹知商舶。

曙鸡无停啼,重雾犹霂霢。

空濛见日出,气射天地白。

雨馀远岫净,四顾如列戟。

霁心投行云,恬眦送冥翮。

饱谙黄金交,雅卜青山宅。

郑邴亦何人,清风自今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