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礼者人之门,节文自中根。
所主一以敬,出入无不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閒居杂咏三十二首(其三)礼》,主要探讨了礼仪在人生中的重要性。"礼者人之门"开篇即强调礼仪作为人的基本规范和入门准则,它如同一道门槛,引导人们的行为。"节文自中根"进一步指出,礼仪的精髓源于内心的修养,它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而非外在形式的堆砌。
"所主一以敬"强调了礼仪的核心在于尊重与敬畏,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应怀有恭敬之心。"出入无不存"则表明,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场合,礼仪的原则都应该贯穿始终,无处不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明了,寓教于诗,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礼仪的重视和对内在道德修养的追求。
不详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
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孝以事其亲,斯须不离身。
始终惟爱敬,二者在书绅。
学问思辨者,于中莹且精。
欲实据而有,要在笃于行。
悌以事其兄,温恭尽乃情。
出门惟敬长,内外一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