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三首和陶.二疏

王事云靡盬,贞臣敢求去。

愧彼尸位流,庶几践高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

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

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

公卿若小吏,要领那得顾。

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

权势相倾轧,旁观代深虑。

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

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

钟鸣漏尽时,下士竟弗悟。

知几其如神,危事岂在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蒋敦复的《咏古三首和陶.二疏》表达了对古代忠贞之臣坚守节操的赞美,以及对权势斗争与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提到“王事云靡盬”,意指繁重的政务尚未完成,“贞臣敢求去”表达出忠臣即使面临困境也敢于请辞的决心。诗人将自己比作汉代的疏广、疏受两位廉洁自持的官员,他们虽身处高位,但不为权势所动,宁愿辞官以实践高尚的志趣。

“车马盈东门,鸿鹄已骞举”描绘了他们离职时的景象,暗示着他们的高洁品行如同鸿鹄展翅高飞。“吾思二疏心,岂厌太子傅”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教育后辈的重视,即使不做太子傅这样的官职也不以为厌。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华毂而朱轮,赭衣满道路”描述了权贵们的奢华与底层人民的困苦,公卿小吏忙于权斗,无暇顾及民生。“国体贵善全,没齿获令誉”则表达了对国家体面和道德完整的追求,即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赢得身后美名。

最后,诗人借古人之例警示世人,“牵犬入上蔡,惜未识时务”,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以及“白帢以临刑,悲哉负儒素”的悲剧,暗示了在动荡时局中保持儒雅风度的不易。整首诗寓言深刻,对古代忠贞与现实权势进行了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古三首和陶.三良

丈夫意感激,身命轻如遗。

一朝蝼蚁食,百辈蠮螉微。

三良既以殉,黄鸟鸣哀私。

壮士临隧穴,英风动灵帷。

君命虽云乱,臣节敢自亏。

傥使赴敌忾,视死尤如归。

全躯保妻子,饰说多依违。

成仁在取义,今古亮所希。

我诵三良诗,怛焉中心悲。

春风固烈烈,同仇赋《无衣》。

形式: 古风

咏古三首和陶.荆轲

车驱不复顾,入此虎狼嬴。

衣冠白如雪,千里送荆卿。

酒杯浇热血,努力在兹行。

头颅为公掷,仰天笑绝缨。

平生重意气,不尔胡豪英。

击筑动天地,志已无秦声。

田先生既死,樊将军何在。

肝胆舞阳裂,魂魄祖龙惊。

剑术虽未讲,烈士固徇名。

美人惜菹醢,骏马空前庭。

时危任刺客,才岂当千城。

咸阳楚人火,西风汉家营。

天意固有在,人事奚由成。

故交屠狗辈,痛饮难为情。

形式: 古风

古藤花馆访东坡僦居故址

老去君恩赐草莱,买田阳羡尚徘徊。

三春破梦神仙骨,万里投荒宰相才。

明月琼楼何处问,朝云瘴海未归来。

高原酹酒呼千载,大树西风满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护国寺吊宋万安和尚

英雄学儒必学佛,天人战胜持定力。

英雄为将即为僧,大义了了明心镫。

常州城东护国寺,毅魄英风照青史。

正气先留不二门,忠臣合祀禅和子。

是时南渡势已危,北来万马江中驰。

阿师起义誓城守,白日不照天王旗。

敌氛不灭师不生,刀头热血金光明。

睢阳常山亦人耳,安与君父称无情。

藏春散人号佐命,杨琏真伽肆枭獍。

法门破坏阿修罗,若辈贪利丧佛性。

亦有腰金横玉人,画船歌舞西湖滨。

发肤尚爱况性命,高位坐使中原沦。

呜呼万安区区一头陀,忠义能与姚公俱。

风尘物色苦不到,天下英雄无处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