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汪杏泉入都补殿试(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仕途的关切与期待。
首联“不容混迹列樵渔,奔走风尘难索居”描绘了友人汪杏泉不满足于平凡生活,渴望在宦海中有所作为的形象。他不愿与普通渔夫为伍,也不愿在尘世的奔波中寻求安逸,体现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
颔联“好友难逢多难后,遗民喜见受恩初”则表达了对友人经历艰难之后仍能受到朝廷恩赐的喜悦之情。这里既有对友人个人命运转变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能够得到朝廷认可和帮助的庆幸。
颈联“一官老我羞元亮,三策期君学仲舒”是对友人仕途发展的期望。借用陶渊明(字元亮)和董仲舒的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可能面临官场压力的担忧,也鼓励友人学习古代贤士的智慧和策略,以应对仕途中的挑战。
尾联“浪说此乡多宝玉,东行枉驾故人车”则是对友人即将前往京城参加殿试的祝福与期待。此处以“宝玉”比喻人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并希望友人在东行的路上,能遇到知音,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