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回中山

回中山下暂停鞭,俯仰遗宫独怅然。

王母若曾亲见帝,武皇应是早登仙。

世间味有长生果,天下人无不死年。

寂寥茂陵陵上土,春风依旧草芊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回中山》,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首句“回中山下暂停鞭”,描绘了诗人行至回中山时,马鞭暂时放下,停驻片刻的情景。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短暂歇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起伏。

接着,“俯仰遗宫独怅然”一句,诗人低头回顾往昔的宫殿,心中满是感慨。这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深深叹息。

“王母若曾亲见帝,武皇应是早登仙。”这两句借神话传说中的王母和汉武帝,表达了对帝王权力与寿命的思考。王母象征着长寿与不朽,而武帝虽为一代雄主,最终仍难逃生死之限,隐含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理解。

“世间味有长生果,天下人无不死年。”诗人在此提出了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认为世间或许存在某种能够延缓死亡或实现长生的“长生果”,但同时指出,即便是天下之人,最终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这种矛盾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寂寥茂陵陵上土,春风依旧草芊芊。”诗人将目光转向汉武帝的陵墓,虽然岁月已逝,但春天依然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也是对生命循环、自然永恒的赞美。通过对比陵墓的寂静与春草的繁茂,诗人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17)

王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宗理

去年别我出神州,此日君行我复留。

客路有期空聚散,宦游无计自沉浮。

江声月色孤舟夜,枫叶芦花两岸秋。

别后五云宫阙晓,相思多在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伾山

大伾山上登高望,景入新秋分外奇。

哺子燕衔禾穗米,补巢鸦折树头枝。

雨添野水连天远,风约閒云出岫迟。

醉眼模糊看不尽,石屏高处为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金山

晚钟孤寺背斜曛,草径閒随曲径分。

一水尽头僧钓月,万松深处鹤巢云。

花心已谢春将老,山影初圆日未曛。

马首紫藤吹不断,满怀诗思乱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李世望

相逢何事复相违,樽酒长亭对夕晖。

北去怜君归路远,南来嗟我故人稀。

鸟离绿树林无伴,云卧青山石有衣。

正值麦秋风景好,马头吟遍到京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