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定岩坐听松声好,德水行穿竹影斜。
无限世间幽绝处,天工分付与僧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燔在定岩寺中静坐聆听松涛之声,悠然漫步于竹林之间,感受到自然界的幽深绝美。"定岩坐听松声好"一句,通过静态的画面展现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禅意,松声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音。"德水行穿竹影斜"进一步描绘了流水穿过竹林,光影斑驳的动态景象,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无限世间幽绝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喧嚣、隐逸之境的深深赞叹,认为这是大自然赐予僧侣的独特享受。最后一句"天工分付与僧家"更是将这种幽雅绝美的景色归功于天地造化,暗示出僧人在此修行生活的和谐与自然融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营造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寺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生活的深深感悟。
不详
一作泰州(今属江苏)人(明嘉靖《淮阳志》卷一九)。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吴郡志》卷二八)。孝宗时知芜湖县(《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一)
五十衰翁二十妻,目昏发白已头低。
绛帏深处休论议,天外青鸾伴木鸡。
西出州城五里馀,大云仙洞最清虚。
近来选得禅师住,是处精蓝尽不如。
入夏庭中雀可罗,閒僧閒客间相过。
莺声不得蛙声接,杨柳池塘寂寞多。
诗人风致别,卜筑寓烟霞。
一圃分三径,无时不有花。
苔痕留鹤迹,松色在檐牙。
细酌北窗下,逶迤到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