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寅题于启南先生铜雀砚图上的作品,通过对未央宫瓦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帝王命运的感慨。诗人以“未央宫中一尺瓦”起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进而提到“鸳鸯瓦”的象征意义,暗示宫廷爱情的虚伪和离合无常。接着,诗人批评曹操(阿瞒)虽权势滔天,但未能在死后得到真正的哀荣,暗示了对权臣结局的反思。
“飞来铜雀亦辜恩”一句,借铜雀台典故,批评曹操对后人的亏欠,而“可怜难覆如花肉”则形象地描绘了权力者的脆弱。诗人认为,即使是铜雀砚这样的艺术品,若被用于不正当用途,也会受到玷污。他进一步强调,作为文人,应当坚守正直,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像《麟经》那样,将历史真实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最后,诗人以“琼林宝藏无不收,王莽之头斩蛇剑”作结,寓意历史的公正和对篡位者的警示,同时也表达了对启南先生保存珍贵文物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