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凉棚

杉竿几柱。细篾疏筠相绾住。小簟微凉。

不许西楼到夕阳。轻阴夏五。底事梅炎偏易雨。

雨亦堪听。画舫江南忆此声。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凉棚》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凉棚下的宁静景象。

“杉竿几柱,细篾疏筠相绾住。” 开篇以“杉竿”、“细篾疏筠”构建出凉棚的骨架,通过“绾住”二字,形象地展现了竹材与杉木紧密相连的稳固结构,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小簟微凉,不许西楼到夕阳。” 接着,诗人通过“小簟”和“微凉”,细腻地描绘了凉棚内的清凉感,仿佛置身其中便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而“不许西楼到夕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轻阴夏五,底事梅炎偏易雨。” “轻阴”描绘了夏日午后略带凉意的云层,而“夏五”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底事梅炎偏易雨”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夏季多雨现象的好奇与思考,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雨亦堪听,画舫江南忆此声。” 最后两句,诗人将视角转向听觉,通过“雨亦堪听”表达对雨声的喜爱与欣赏。同时,“画舫江南”这一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唤起了读者对于江南水乡的想象,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凉棚下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与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清代词作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

尘沙拂面阻清游。长日下帘钩。谁倚钿箜篌。

尽弹出、新愁旧愁。

朋尊冷落,诗怀潦倒,排闷强登楼。

风柳一枝秋,认当日、烟花汴州。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烛影摇红.己酉元夕

三五良宵,乞浆且喜年逢酉。

只今无复万枝灯,也自游骢骤。迤逦瑶街左右。

闹蛾儿、盈盈茜袖。玉梅香暖,爆竹烟深,听残莲漏。

春日春盘,翠尊不用清歌侑。

等闲留住月婵娟,相伴啼鸦后。屈指韶光暗逗。

尽安排、寻花问柳。凤箫声里,愿得年年,欢娱依旧。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斗百草.荼蘼作花甚盛,词以赏之

薄暖庭阶,渐长天气韶光老。

阆苑移根,翠阴压架,千朵粉云细袅。

认幽姿、恰净洗铅华,天然娟妙。

更嫩蕊含风,浓芬裛露,伴人清晓。

还是寻香蝶趁,摘艳蜂忙,那说一年花事了。

梨梦酣馀,柳绵飘尽,宴飞英、芳尊自倒。

渊明语,得称心时固为好。漫相恼。

任西园、杜鹃唤早。

形式: 词牌: 斗百草

锦堂春慢

葵藿孤生,菰芦槁项,十年重踏京尘。

幸天涯萍梗,握手情亲。

往事倾谈未尽,清愁别袂仍分。

算虹桥路迥,鹤盖阴浓,难著闲身。

镜蓉佳谶应准,但骊驹催唤,欲住无因。

望切泥金好语,早寄衡门。

射策君宜上第,看花我愧陈人。

问新莺队里,旧曲谁知,山抹微云。

形式: 词牌: 锦堂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