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渭之岸盘盘兮,其流汤汤。我居其下兮,于今几霜?
朝饮其水兮,莫食其鲤与鲂。
我日斯迈兮,于余心以何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渭滨操》,描绘了诗人面对渭河的感慨。诗中,诗人以渭河岸边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河水的蜿蜒和流淌,"盘盘兮"和"汤汤兮"生动展现了渭河的壮丽景象。诗人居住在其下,时间流逝,已经历了许多个春秋,"于今几霜"表达了岁月的沧桑。
他强调自己日常饮用渭水,但拒绝食用其中的鲤鱼和鲂鱼,这可能象征着对生活的简朴或对自然的敬畏。"我日斯迈兮"表达了诗人每日的劳作或行进,而"于余心以何伤"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无奈或苦涩,可能是对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渭河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不详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主人堂上坐,门前车马来。
车马一何广,远近生尘埃。
好客不厌多,恶客何为乎?
寄言主人道,结客毋草草。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
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
姑今年老,鸣声呜呜。声呜呜,良可哀。
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死而不回,呜呜良可哀。
昨日旧谷没,今日新谷升。
壮年不肯住,衰年日凭凌。
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
海水不复回,日月肯相待?
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
死亡不能免,安有却老方。
仙人郑伯侨,于今在何方?
尔骨苟未朽,蝼蚁生肝肠。
独有令名士,可以慰情伤。
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
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
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
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
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临歧不惑,古称为明。
送子远游,听我《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