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水之悠悠兮,人或以为尤兮。口胡为乎不缄。
将起羞兮,尚慎旃哉。
这首诗以河水悠长起兴,引出对人性的深思。诗人似乎在探讨人的行为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人或以为尤兮”这一疑问,即人们为何会对某些行为持有偏见或责难。接着,诗人以“口胡为乎不缄”自问,意指为何不谨慎言辞,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误解。
“将起羞兮,尚慎旃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行举止应持谨慎态度的劝告,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保持谦逊和审慎是避免羞辱和尴尬的关键。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不详
河水之涟漪兮,人或以为非兮。言胡为乎伤易。
诞以支兮,尚慎旃哉。
北山有松,其干凌云。露雨泽之,几百千春。
于嗟乎,松之茂兮,慎斋之寿兮。
北山有柏,其干凌霄。春华不滋,秋柯不凋。
于嗟乎,柏之茂兮,慎斋之寿兮。
桂之树,彼美无度。几回春风,几回春雨。
凉秋八月,太清泫露。有茁其华,芬芳布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