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读枢筦集答寄蔡侍郎子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蔡侍郎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作品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联“忆尔曾都将相权,欲将名姓勒燕然”,回忆起朋友曾经的辉煌成就,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并希望其功绩能被铭记,如同刻在燕然山上一般。这里运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出自《后汉书·窦宪传》,原指窦宪击败北匈奴后,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后泛指建立功勋或留下美名。
颔联“俱听越石清秋啸,不废东山零雨篇”,描绘了朋友在清秋时节的啸声与自己在东山下的零雨诗篇,两者虽形式不同,但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这里通过“越石”和“东山”两个典故,分别象征着友情和创作的灵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默契与情感交流。
颈联“卿月暂违双掌露,使星翻傍五湖烟”,以“卿月”比喻友人的才华如明月般珍贵,“双掌露”暗示短暂的别离,“使星”借指友人的身份或使命,“五湖烟”则描绘了广阔天地间的景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暂时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尾联“亦知刘白多移请,洛下新诗大好传”,引用了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典故,暗示自己愿意为友人的作品传播助力,希望友人的新诗能在洛阳广为流传。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