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马谷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联“山村重到日,风景益堪亲”,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山村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山村风景的亲近与美好。这里的“益堪亲”不仅指景色的吸引人,也暗含了诗人与这片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颔联“家远惟宜病,境幽岂避人”,通过对比家与境的描述,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和谐。家远暗示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而“惟宜病”则体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渴望。同时,“境幽岂避人”则表明了即使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和谐共存,没有隔阂。
颈联“云开山洞晓,水漫九河春”,进一步描绘了山村清晨的景象。云开见日,山洞被照亮,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而“水漫九河春”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暖的春意所包围。
尾联“投老此中得,当年枉问津”,总结了诗人此次重访的感受。在年老之时,能在这样的山水间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对过去追求的反思与释然。“当年枉问津”则表达了对过去盲目追求、忽视内心真正需求的反省,强调了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谷山村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对宁静生活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