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草闇歌

吴淞江北丘虚南,壤土沃衍泉水甘。

宅幽据胜得佳处,乃是玄门之草闇。

闇中主者貌奇古,昔曾骑从将军府。

锦绣楼台劫火馀,豪杰销沈化黄土。

一葛兼一裘,归从赤松游。

采芝行引鹤,卖药或乘牛。

得钱沽酒浇牢愁,挽之那止辄掉头。

霸陵醉尉不诃问,烟波钓徒相倡酬。

草闇足佳致,当窗昆玉峙。

流云度松颠,飞泉鸣竹里。

可以烧凡铅,鼓素琴,屏三彭,戏五禽。

渔樵或争席,利禄岂关心。

斯时斯境不易得,按图便欲穷幽寻。

登真隐诀傥相与,迟汝鸾笙县圃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玄门草闇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隐逸画卷。诗的开篇描述了吴淞江北岸的丘陵地带,土壤肥沃,水质甘甜,环境清幽,是修行者的理想之地,被喻为道教的"草闇"。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将此处主人描绘为面貌奇异、曾追随将军的神秘人物,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接下来,诗人提及昔日繁华的锦绣楼台在战火中只剩遗迹,英雄豪杰也已化为尘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公选择超脱世俗,过着简朴的生活,如葛衣裘袍,与仙鹤为伴,卖药度日,借酒浇愁,与渔夫、钓者结交,不问世事。

诗中的"草闇"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精神世界的象征,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诗人在这里欣赏流云飞泉,弹奏素琴,摒弃俗念,甚至与渔樵共论道义。他感叹这样的生活不易得,希望能深入探寻并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修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和隐逸文化的韵味。

收录诗词(560)

袁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孝子行

丰城孝子身姓刘,年始十三复父雠。

天子临轩亲顾问,再拜阶陛重叩头。

臣父出宰海上州,奉宣德化纾民忧。

民有大猾曰蔡某,作官乡里仍行赇。

交私寮佐搆閒隙,妄陈大府诬罪尤。

使者巧诋遂致法,远谪煮海为羁囚。

臣甘解衣伏斧锧,愿白父秩冤之由。

诏下执法复虑问,主谋枭首馀皆僇。

呜呼孝子罕匹俦,太仓少女差可侔。

更请长缨系强虏,策勋万里归封侯。

形式: 古风

梦綵堂为余士平提学赋

綵服染缁尘,游子远辞亲。

游子綵服敝,恩赐朱衣新。

晓冲燕山雪,问程扬子津。

西望不见匡庐云,江南己老莺花春。

食寄吴下旅,旅馆灯昏夜,身逐一篷飞,心随孤蝶化。

阿㜷倚门迟子归,奉觞拜舞趋慈闱。

堂阴萱花大如斗,堂下玉树森成围。

子归何草草,母乐亦融融。

俯视儿身衣,犹是母手缝。

慈乌择木思返哺,哑哑悲啼近堂树。

空梁月落梦回时,此身有愧南飞羽。

形式: 古风

送印月潭归穹窿山

春草遍南陌,春潮流落红。

美人娄水上,一舸逐东风。

一舸向何处,言归故山去。

雉鸣苦竹冈,离情黯烟树。

故山穹窿高插空,重湖倒浸金芙蓉。

缥缈宝楼林壑中,晴岚暖霭霏帘栊。

三年不蹋虎溪路,梦礼大士青莲宫。

风景既不殊,山川宛如昨。

为问鸱夷舟,何似支硎鹤。

安得相从访二公,醉蹑丹梯倚寥廓。

山崖乳,兰芷芳,临溪采撷烦寄将。

相思引领天一方,载歌招隐为报章。

重来握手成大笑,杨柳花飞春笋长。

形式: 古风

云西老人春山平远图

云西老人富文艺,博闻好古无仕志。

我虽不识尝梦之,矫矫丰姿髯磔猬。

驭风骑气上钧天,断缣尺楮人间传。

点染彷佛营丘李,重冈复嶂孤云边。

溪头春还雨新足,灌木苍苍柳将绿。

漫郎刺船何处去,待向前村借书读。

人生富贵如秋烟,草木同腐良可怜。

老成典刑不复见,展卷题诗心惘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