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立众峰俱到天,传闻此地有神仙。
名山三在蛮夷国,方土之书犹信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传说中的神山,群峰林立,直插云霄,似乎与天相接,让人不禁联想到其中可能隐藏着仙人的居所。诗人通过“传闻此地有神仙”一句,将神话色彩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神山不仅是一处地理上的存在,更成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地方。
接下来,“名山三在蛮夷国”,暗示了神山位于遥远的异域,远离繁华与文明,更加突出了其独特与神秘。而“方土之书犹信然”则表达了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尊重与信任,说明即便是在遥远的蛮夷之地,关于神山的传说和记载依然被人们所相信和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神山的壮丽与神秘,通过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载的尊重。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小径连村行几曲,垂杨未绿草成蹊。
门前野水还如带,恐是仙源使客迷。
阴云著地无精光,细雨翳日看微茫。
千里江山在何处,心怜社燕冲风翔。
而今四海虽休兵,犹有防秋在戌城。
征妇裁衣欲寄远,时将蚁子侯阴晴。
春草更绿春林衰,长安游客未成衣。
凄凄计欲变寒色,一夜无语看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