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死别离(其二)》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对比生别与死别的不同,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生别如秋雁”,以秋雁南飞比喻生离,形象地描绘了生前分别时的无奈与伤感。秋雁每年南飞北归,象征着人世间的离合聚散,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别离之苦。
次句“春日或相见”,则以春日重逢的希望来反衬生离的残酷,暗示即使在生前,也难以保证再次相聚的机会,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接着,“相见既有时,肠亦不能断。”这两句转折,看似矛盾,实则深刻。它指出虽然有相见的可能,但这种重逢的时刻是有限的,因此内心的痛苦与不舍无法真正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深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最后,“死别卧荒郊,东逝水滔滔。”描述了死亡带来的彻底分离,亡者安息于荒郊野外,而生者只能面对时间的流逝,仿佛东流的江水,永不停歇。这不仅是对亡者离去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思君如逝水,寤寐心为劳。”将思念之情比作逝去的流水,无论昼夜,心中都充满了对亡者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如同永不停歇的水流,让人疲惫不堪。
整首诗通过对生别与死别的对比,以及对亡者思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表达生死离别主题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