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靖天师大道歌

千峰秀攒龙虎山,学仙之人住其间。

时乘飞驭下人寰,主掌符箓尸神奸。

虚靖维出千载后,道风契天高莫攀。

如网有纲枢有环,足以立懦而廉顽。

岂徒风霆走禀命?政使仙圣皆承颜。

大道甚夷民自艰,大道甚经民自孱。

天师兴歌一哀唱,只在身中无往还。

吁此血肉块,成坏等草菅。

气归元海便无极,箭射虚空真等闲。

无何虞赵二公辩方始,无乃七圣皆迷、所见才一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虚靖天师大道歌》描绘了龙虎山的壮丽景色和道教修行者的神秘生活。诗中赞美了虚靖天师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能力,他不仅能驾驭飞车出入人间,还掌管着神秘的符箓,具有震慑邪恶的力量。诗中提到天师的道行深不可测,他的影响深远,连仙圣都对他崇敬有加。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大道简单易行,但人们往往难以遵循,导致社会问题丛生。天师以歌声表达哀思,认为生死如同草木般易逝,而真正的道在于内心的修炼。最后,诗人提及虞赵二公的辩论,暗示即使是智者也可能对大道的理解有限,只能窥见其冰山一角。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天师形象的崇敬,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海谣,赠洪尊师

我逢碧海之仙人,为赋碧海之仙谣。

霞光楼观、不在东瀛大海外,煌煌紫芝一年三秀,近在计筹之山椒。

山椒真人号南谷,乘云累侍通明朝。

其言皇帝王霸若指掌,圣心倾泞、如以水沃焦。

白云那知紫极贵,归休林壑殊逍遥。

草衣木食甘应世,土阶茅茨或梦尧。

坐致公卿贵人、北面拜稽首,真人眼空四海瞪泬寥。

于时大弟子,独称薛与姚。

洪君之家在天目,百年乔木风霜凋。

时从真人问道岩谷里,暑时日烁石,寒时雪齐腰。

道成真人驾鹤去,山头每每闻吹箫。

于今三十载,海远天迢迢。

先辈仪刑渐沦落,何以使我鄙吝消?

骑牛青林躬耕苦日短,钓鳌碧海欲往嗟路遥。

别来几度水清浅,相逢鬓发俱飘萧。

吴王城中暍欲毙,拟渡碧海心旌摇。

便欲乘槎共君去,问君登真之要诀,分君不死之药苗。

万一天风引舟便,劳君远举云旗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送木善副使任古杭宣监

昔者雪山大沙门,道如日月行乾坤。

属法王臣俾外护,言虽已远如生存。

爰自西来东震旦,护法孰如我皇元?

统以内外宣政院,官僚皆选宰辅尊。

公为院副秩二品,横金厌冷腰犀温。

大江之南地万里,僧之贤愚难具论。

公以宪监暂居此,摩尼珠照浊水源。

我知公继相业大,召登庙堂扣天阍。

太平勋业可坐致,岂但安禅阐教报佛恩?

异时丹青画麟阁,知是忠武鲁公贤相之诸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觱篥吟,次赵季文韵,赠老伶杜宽

吴王故宫天早秋,谁吹觱篥城南楼?

一吹风生鹔鹴裘,再吹何人敢伊优?

曲终引气如刀锼,龙笛凤笙皆不侔。

五音喷薄一吸收,玉关泪落定远侯。

不独壮士皆回头,杜伶何来自中州。

目睫每射车前牛,不以伎业寒飕飕。

妙吹觱篥冠名流,嚼宫喷徵无时休。

巧如春莺转晓簧舌抽,歘如饥鹘啸树呼高飂。

惨如国殇举燐、精灵夜相求,划如雌龙挟雨、归吟百丈湫。

纬嫠与爨妇,听终各自愁。

为问竹枝芦叶、若为写出秦青讴?

四座皆感叹,何如谢安石,素抱苍生忧。

且复弹丝弄竹,少为东山留。

我愿谢公上廊庙,任臣邻掌调燮锵琳球。

一鸣箫韵下威凤,和乐雍雍闻九丘。

毋但谣觱篥,妙语高浮浮。

功成拂衣沧海上,仙人并辔骖螭虬。

却怜江潭憔悴者,悲世迫隘赋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李早马图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

李早画马供奉时,画院森森严品第。

冀之北土马所生,早也想见房星精。

遂令龙媒出毫素,侧胸注目疑嘶鸣。

纨扇画三骑,郎君峭鞍辔。

窄衫绣襮四带巾,靴尖曾踢中州碎。

紫绒军败祁连山,金钿玉轴仍南还。

好事空馀扇头马,至今拂拭尘埃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