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袁敬所的《宿旅舍题壁(其一)》描绘了一幅旅居异乡的闲适与落寞画面。诗人以“布被藜床醉即休”起笔,展现出旅人的简朴生活和借酒消愁的状态,藜床(用藜草编织的床)和布被暗示了生活的清贫。接着,“蛙声聒聒屋檐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中,蛙鸣声此起彼伏,显得有些吵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惊回一枕瀛洲梦”转而触及梦境,瀛洲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借梦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然而梦醒后却发现现实与梦境的差距,唯有“碧树啼鹃血未收”的凄凉景象相伴。啼鹃象征哀伤与离别,其血未收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尚未消散。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短暂慰藉与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