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庚对中国传统工艺品犀皮胡瓶的赞美之作。"灵犀鳞甲"形容犀皮的纹理如同犀牛的鳞甲般精美,"鸱夷腹"则比喻瓶子的形状像古代皮囊,饱满而有弹性。诗人称赞制作者技艺高超,能将寻常泥土塑造成奇妙的器物,暗示其品质如同虞舜时代的陶器般优良,且工艺精细如庄周所言的埴土之巧,能够制成圆润的形状。
"雕镌尚喜兼文质"进一步赞扬了瓶子的装饰和实质并重,既有精致的雕刻,又不失朴实的美感。"空洞祇堪容圣贤"则寓言其内里空灵,足以容纳智慧与贤德,象征着包容与深沉。最后,诗人以"于一器中求不器"表达对朋友赠送此物的感激之情,希望借此胡瓶得到朋友的教诲,如同韦弦之喻,寓意深远,意在珍视友情并从中汲取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既赞美了犀皮胡瓶的艺术价值,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