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堂三章(其一)

阳羡之山兮领地灵,鸿洞欻吸兮九叠为屏。

青萝层层兮深岩绝壁,一鸟不鸣兮山更寂。

横山老人兮蝉蜕埃尘,倚石梁兮手揽白云。

眼中万仞兮,胸中万顷。泰华山林兮,秋毫钟鼎。

东山妓女兮,北山猿鹤。西山拄笏兮,亦复奚乐。

节彼南山兮山岩岩,突鲸额兮霄堮间。

民具瞻兮倾百川以为寿,鸿毋遵陆兮公归锦绣。

形式:

翻译

阳羡山啊,灵气汇聚,巨大的洞穴一口气吸纳入九重屏障。
青藤层层缠绕在陡峭的岩壁上,连一只鸟儿的叫声都没有,山显得更加静谧。
横山老者如蝉脱壳般超脱尘世,倚靠在石桥上,手中握着飘渺的白云。
他的目光穿透万丈深渊,胸中却包容着无垠的天地。泰华山林尽收眼底,如同珍视微小的钟鼎。
东山的美女,北山的猿鹤,西山的手杖支撑,又能寻求何种乐趣。
那南山峻峭挺拔,鲸鱼额头般的山峰直插云霄。
百姓仰望,如同百川汇流祈求他长寿,大雁不落地,只愿他归来如锦衣华服。

注释

阳羡:古地名,今江苏宜兴一带。
鸿洞:形容洞穴广大。
九叠:形容山峰重叠。
青萝:青色的藤蔓。
蝉蜕:比喻超脱尘世。
泰华:泰岳(泰山)和华山。
妓女:此处可能指代美女或山间的仙子。
南山:泛指崇山峻岭。
民具瞻:百姓都仰望着他。
公:对尊者的敬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阳羡山的壮丽景色和横山老人的超然形象。诗中通过"鸿洞欻吸兮九叠为屏"展现了山势的雄浑,"青萝层层兮深岩绝壁"则刻画了山中的幽深与静谧。横山老人的形象被塑造得如同蝉脱尘埃,逍遥自在,"倚石梁兮手揽白云"流露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人以"眼中万仞兮,胸中万顷"表达老人的胸怀壮志,将泰华山林、秋毫钟鼎、东山妓女、北山猿鹤、西山拄笏等意象融入,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南山岩岩"和"突鲸额兮霄堮间"进一步强化了山的峻峭与神秘,寓意着老人的威望和崇高地位。

最后,"民具瞻兮倾百川以为寿"表达了人们对老人的敬仰,而"鸿毋遵陆兮公归锦绣"则寓言般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意境。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赞美了横山老人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题卧屏十八花.山茶

十月幽园开晓风,层层绛蕊艳芳丛。

江南只惯收鹰爪,谁顾山前鹤顶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卧屏十八花.牡丹

北廊东院满畦栽,嫩紫轻红次第开。

直与戎葵较多少,二千里外一枝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卧屏十八花.桃花

细看裂锦又蒸霞,黄师塔前江上花。

折得一枝明老眼,与儿洗面作容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盐仓壁

破贼须缗钱,箕敛困郡县。

孰若严矩矱,溟海恣煎炼。

僚寀课惰勤,息入计亏羡。

连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小人堪底用,吏鞅縻卑贱。

怪来符似火,法制适中变。

省览几牛腰,十日了未遍。

凫行摘纸尾,挥扫同掣电。

盈车笔摧颖,溢匣印销篆。

壮士缚朱墨,食废枕弗奠。

忍饥危肠吼,失睡两眼眩。

我本丘壑姿,素乏封侯面。

胡为浪自苦,刚作五斗恋。

会当还此笏,归云送苍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