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六夜歌

长安十六夜如洗,千门万户烟花里。

闺中少妇夜出游,陌上行人忽成市。

粲粲珠钿映月来,翩翩翠袖抟风起。

风前月下逞娇姿,爱惜春花能几时。

无那蓂荃先落荚,只愁杨柳渐飞丝。

游丝飞入黄金地,扑牖穿帘果何意。

凤甸常悬祷雪忧,鳌山久罢观灯戏。

灯光却照五侯家,列炬然膏满绛纱。

岂谓铺金能作埒,亦知剪綵易为花。

银花火树开佳节,遂令观者相环列。

霍氏门墙有后尘,魏其池馆空前辙。

凄凉往事已为陈,恨杀怀春似玉人。

莫贱兰房今夜女,故多椒掖旧时亲。

明珰尽结琼瑶丽,袨服争看锦绣新。

襦曳?时香散霭,袜移莲处暗生尘。

香尘冉冉随芳步,共道非烟亦非雾。

驰目还怜梁下期,冶容又为桑间误。

闉阇今已羡如云,夙夜谁当畏行露。

铁锁遥开天上桥,渐台何必待符招。

二南倘被翘薪化,四海应回广髻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汸的《长安十六夜歌》描绘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繁华而热闹的景象。首句“长安十六夜如洗”,以月光皎洁比喻夜晚的清朗,千门万户烟花绽放,呈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闺中少妇夜游,街头行人如织,形成繁华的市集。

接着,诗人通过“粲粲珠钿”、“翩翩翠袖”等细节,描绘出女子们盛装出行,月下舞动的娇媚姿态,以及对春花易逝的感慨。随后,诗人借“蓂荃先落荚”、“杨柳渐飞丝”暗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

随着夜深,灯火辉煌,五侯之家尤为显眼,与民间百姓的简朴形成对比。诗人感叹,即使金银装饰再华丽,也无法留住美好时光。佳节之际,观者如云,但昔日权贵的荣华已成过往,只剩怀春女子的遗憾。

最后,诗人借“铁锁遥开”、“渐台不必待符招”等典故,寓言国家兴衰和人事变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元宵夜的繁华与哀婉,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河怨

玉河西堤柳青色,含烟弄雾金门侧。

水接昆池波欲流,日升翰苑光先得。

日光照耀九龙开,万骑千官天上回。

仗影迥迷飞絮去,佩声遥杂啭莺来。

莺啭皇州春渐暮,曳佩鸣珂漫如故。

物态那禁鳞运催,人情总为繁华误。

一夜秋风歇众芳,萍水悠悠枉断肠。

不见曲眉颦旧黛,祇闻羌笛怨斜阳。

形式: 古风

太平堤行

太平门外古崇堤,嘉树扶疏夹路垂。

负郭尽为芳草地,沿湖直绕白云司。

当时王贡总仙才,况是承恩北阙来。

御史府中乌半宿,尚书门下骑双回。

青山几度朝陵节,玄水曾流祓洛杯。

鸣珂再过平沙道,问舍多为后来少。

已看奏赋甘泉宫,每忆传诗临海峤。

惊心岁序易经春,举目湖山宛自新。

含香不睹游兰客,息影徒逢爱树人。

由来聚散皆无定,欲寄相思那可因。

形式: 古风

金陵还客歌赠周以言

有客近自金陵还,唁余特造竹林间。

别日无多江上梦,秋风忽改镜中颜。

弹铗悲歌横义气,班荆坐语都门事。

翻覆人情溪壑同,荣枯世态晨昏异。

悠悠谁复为怜才,落落何须久怀刺。

君不见昔时江左重名流,一朝烬灭随荒丘。

徒令户外容双戟,安用车前引八驺。

青溪遥接乌衣口,旧宅垂杨几存否。

陈遵那顾尚书期,阮籍惟耽步兵酒。

白首犹逢梁国人,倾心讵信平原友。

归去何如谢世牵,六关不入最称贤。

莫将一掬羊昙泪,洒向西州岐路边。

形式: 古风

昔时行赠王亮卿下第之松江谒刘侯

昔时邂逅长安道,下马通名何草草。

今来会晤阖城傍,把剑语故俱茫茫。

问君何来西出秦,拂君衣上洛阳尘。

颜凋但使友人识,金尽徒令妻嫂嗔。

君不见吴王宫阙荒芜久,世事何如饮醇酒。

新月正照鹿台花,离心欲赠华亭柳。

男儿快意须目前,安用馀名润身后。

蒲鞭为郡有刘君,骢马风流迥不群。

江上鲈鱼逢正美,客中鹤唳更堪闻。

莫嗟失路无知己,行见张华荐陆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