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逊叔画图

西风著人尘满襟,江山纵近难追寻。

当年写此数幅妙,坐使几案频登临。

断云黤惨出古寺,远岸杳霭连荒岑。

渔舟荡漾江路晚,烟雨濛笼山店阴。

已知落笔气象古,一任世间消息沈。

最怜霜干倚长石,不待岁久成枯林。

知公此中兴不浅,此画故能留意深。

只今燕坐一室里,尚费从来长短吟。

诗成掩卷坐秋晚,一唱三叹求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逊叔所绘之画的意境与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画作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首先,“西风著人尘满襟”一句,以西风拂面、尘土飞扬的景象开篇,营造了一种苍凉而略带悲壮的氛围,预示着画中可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或故事。

“江山纵近难追寻”则表达了尽管眼前的景致触手可及,但其中蕴含的深远意义却难以捕捉,暗示画作中隐藏着复杂而微妙的内涵。

接下来,“当年写此数幅妙,坐使几案频登临”两句,赞美了画作的高超技艺,使得观者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画中的美妙,仿佛身临其境。

“断云黤惨出古寺,远岸杳霭连荒岑”描绘了画面中的云雾、寺庙、远岸与山峦,通过色彩与景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氛围。

“渔舟荡漾江路晚,烟雨濛笼山店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与细节,渔舟在晚霞映照下的江面上荡漾,烟雨笼罩着山间的小店,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晚景图。

“已知落笔气象古,一任世间消息沈”表达了对画作艺术风格的高度赞赏,认为其超越了时代,具有永恒的魅力,即便是在喧嚣的世界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怜霜干倚长石,不待岁久成枯林”通过描述画中的一株历经岁月的树木,倚靠在岩石上,虽未至枯萎,却透露出坚韧的生命力与时间的痕迹,象征着画家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知公此中兴不浅,此画故能留意深”点明了诗人对钱逊叔画艺的敬佩之情,认为他能在画作中表达出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只今燕坐一室里,尚费从来长短吟”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静坐室内,也常常回想起画作中的情景,不时吟诵以表达对画作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诗成掩卷坐秋晚,一唱三叹求遗音”总结了整个鉴赏过程,诗人完成一首诗后,合上书卷,在秋日的傍晚独自品味,反复吟唱,试图捕捉画作中那难以言表的韵味与灵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钱逊叔画作的细腻描绘与深入解读,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送一上人

我齿久已摇,君发日向白。

相逢不相笑,共被老境迫。

周旋三十年,近岁多间隔。

伊昔无事时,日夕望颜色。

此道要琢磨,苦语费思索。

不能如宿心,每负朋友责。

别我宁陵县,随我昭德宅。

所期无二三,可恨已千百。

交游大半死,况值兵火厄。

举首望八荒,无乃天地窄。

凉风吹秋深,江湖动行客。

谁能于此时,出语见肝膈。

胡尘蔽中原,盗贼暗阡陌。

公其无遽行,待我有良策。

形式: 古风

钱逊叔诸公赋石鼓文请同作

江头羽书相续来,城中草木冻不开。

腐儒坐视了无策,但守寒炉吹死灰。

我公送我石鼓文,令我琢句要春回。

簸荡风云走蛟蜃,百虫久蛰闻惊雷。

钱公自是力扛鼎,持此浮游转湖岭。

汉碑秦篆已么么,况复钟王敢驰骋。

后来颇供儿女弄,神物有知当远屏。

石鼓之文公所知,正是周室中兴时。

庶几我皇亦如此,一扫狂虏随风飞。

石鼓之文尚可读,小臣愿继车攻诗。

形式: 古风

和邢子坚韵

万里重归旧秃翁,笑谈聊复与君同。

鹪鹩所愿一枝足,鼯鼠从来五技穷。

短发自梳浑欲白,残炉因客尚能红。

正须混迹师元亮,未忍低头学敬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戏呈东林云间二老

几年湖岭费追寻,尚喜归来听足音。

御虎已知吾有命,问禅方见子无心。

风尘黤惨病如昨,岁月峥嵘穷至今。

犹觉相逢有馀恨,老盆盛酒不同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