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因寄宋太素

春深水榭絮纷纷,支策临高日欲曛。

故国已迷巴徼路,断肠空似岭头云。

燕飞芳草随天远,莺啭残花隔竹闻。

物景感人情不尽,因成吟咏寄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怀念故土的画面。开篇“春深水榭絮纷纷”便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轻柔细腻的季节背景,水榭旁的花瓣像细雨般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与丰富的氛围。紧接着“支策临高日欲曛”则是诗人以一种闲适的心态,倚靠在高处,目送着即将沉落的地平线,这里的“支策”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非完全平和,“故国已迷巴徼路”一句流露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故乡在哪里已经迷失在遥远的路途中,这里的“迷”字用得甚是巧妙,不仅表达了空间上的远离,更有时间上的渺茫,故乡仿佛变成了一个难以触及的记忆。

接下来的“断肠空似岭头云”则是对这种思念之情的形象描绘。“断肠”比喻深切的相思之苦,而“空似岭头云”则将这种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岭头上的云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

在这样的情境下,“燕飞芳草随天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遥远之处的向往。燕子飞行于芳草丛中,似乎也随着春风飘散到了天边,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有对心灵自由飞翔的渴望。

“莺啭残花隔竹闻”则是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又听到了莺鸟鸣叫的声音,虽然只是隔着竹林传来,但依旧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这里的“莺啭”与前文的“絮纷纷”相呼应,不仅是声音的描写,也强化了春天的氛围。

最后,“物景感人情不尽,因成吟咏寄于君”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并非简单的自然描写,而是一种深沉的情感积淀。诗人通过吟咏这些自然物象,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希望能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里的“因成吟咏”也显示了诗人创作的直接动机。

总体来说,这首诗将个人的情感与春天的景色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既美丽又凄凉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诗人传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以及对自由与遥远之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御沟

春半桃花水初下,一沟润绿元如砑。

夹道官城数里中,静称潺湲明月夜。

千门万户建章宫,金锁横门沟闇通。

三月花飞若零雨,水声何处咽香红。

形式: 古风

塞上曲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形式: 古风

塞下曲

黄河泻白浪,到海一万里。

榆关风土恶,夜来霜入水。

河源冻彻底,冰面平如砥。

边将好邀功,夜率鏖兵起。

马度疾于风,车驰不濡轨。

尽破匈奴营,别筑汉家垒。

扩土过阴山,穷荒为北鄙。

天威震朔漠,戎心畏廉李。

所以龙马驹,长贡明天子。

边夫苟非才,怨亦从兹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酬宋湜贾黄中二学士菊花之什兼呈诸厅学士

靖节先生曾赏菊,东篱有霜花正开。

翰林主人共赏菊,北门吟咏有馀才。

一唱再和才力健,兼金酬以瑛琼瑰。

善歌使人继其志,远寄淮阳知郡吏。

淮阳郡中方燕居,跪读重缄尺素书。

中有五章章八句,复有三章同一处。

五章千叶菊花词,一章副翰学士诗。

一章酬和季左司。

人前再读与三复,人从日边初到时。

敛手先问诸学士,骇目乍窥文字奇。

两制别来今已久,朝寄苑丘权太守。

眼底唯嫌簿领繁,耳冷不闻骚雅言。

重阳锡宴不得与,湛露空思奉至尊。

忽捧新诗若为意,闻诗胜得千金赐。

受知益感恩顾深,吟赏请言清丽致。

清如玉树生天风,丽若露花开锦宫。

水精盘中置明月,绛火珊瑚枝叶红。

珍则难酬青玉案,文律词锋并化工。

因事喻怀堪自惜,神化丹青与刀尺。

丹青晕淡刀尺裁,先春雪中生早梅。

春饶桃李及时发,牡丹占断芳菲来。

芍药羞人娇且妒,玫瑰倚栏笑欲语。

帝里春从何处归,巫山雨散朝云飞。

遗红堕翠归天下,不失年年三月期。

天生百卉各有时,彼何太盛此何迟。

兼葭苍苍凝白露,西风萧萧向秋暮。

月华篱落有霜华,映篱丛薄生黄花。

花寒叶冷无蜂蝶,固无宝马与香车。

每因九月当重九,暂时采撷浮樽酒。

金钿浮动万岁杯,为君庆祝南山寿。

菊不能言为作歌,金壶酒倾生绿波。

重台千叶若堪赏,栽培好近金銮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