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武陵潮音阁怀元明》。诗中描绘了武陵潮音阁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高阁凭虚台十寻,捲帘疏雨动微吟”,开篇即展现出阁楼之高大,仿佛与天空相连,十寻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轻柔的雨丝透过帘幕,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他的低吟浅唱。
颔联“江天云鸟自来去,楚泽风烟无古今”,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江面上,云与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似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楚泽之上,风吹过,带起的烟雾仿佛穿越了古今,展现了大自然永恒的魅力。
颈联“山色渐疑衡岳近,花源欲问武陵深”,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山色渐渐让人怀疑衡山似乎近在咫尺,而想要探寻那传说中的桃花源,却不知其深邃之处。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尾联“新春尚沮东归楫,落日谁堪话此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新春之际,诗人还在犹豫是否要踏上归途,而当夕阳西下时,又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境呢?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守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