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太常得赐还上海

礼乐看方改,天人策并论。

趋朝重青秩,还第宠殊恩。

壮志终麟阁,幽期且鹿门。

花明内史宅,云拥奉常轩。

湖海知龙卧,岩廊想骏奔。

何年徵贾傅,此日送陈蕃。

献赋人同病,孤吟客自存。

徒怀与书籍,空忝问词源。

夜起银河迥,秋悲玉露繁。

图南如可料,应过董生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送董太常得赐还上海》。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归乡的祝福。首句“礼乐看方改,天人策并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归乡的感慨,礼乐的更替和天人之策的并论,象征着人生的变迁和智慧的交流。接下来的“趋朝重青秩,还第宠殊恩”则描绘了友人在朝堂上的显赫地位和归家时受到的特殊恩宠。

“壮志终麟阁,幽期且鹿门”两句,既是对友人壮志未酬的惋惜,也是对其隐逸生活的向往。“花明内史宅,云拥奉常轩”则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友人家中的繁华与尊贵。

“湖海知龙卧,岩廊想骏奔”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何年徵贾傅,此日送陈蕃”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推崇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献赋人同病,孤吟客自存”则是对友人孤独求索、才华不被赏识的同情。“徒怀与书籍,空忝问词源”表达了对友人学识渊博却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最后,“夜起银河迥,秋悲玉露繁”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秋日的悲凉,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图南如可料,应过董生园”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乐观期待,希望他能像展翅高飞的鸟儿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萧上舍游太学南归

河山频送客,天地有归桡。

词藻家何处,风尘路转遥。

裘全仍季子,笔在尚班超。

挟策临雍日,听歌饮泮朝。

壮怀雄献馘,盛事感环桥。

回首兰堪折,惊心蓬共飘。

十年馀绿鬓,四海恋青霄。

汉署空留滞,淮南肯见招。

孤窗鸣夏雨,故国涨秋潮。

安得凌鹏翮,凭君学凤箫。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送万明府赴湖州

易水幽都北,吴山震泽东。

相看千里外,去住九春中。

歧路仍朱泪,长途岂籍穷。

离歌当折柳,客路叹飘蓬。

恋阙迟燕甸,登台俯越宫。

溪寒出天目,城古暗防风。

冰泮王祥宅,春开陆羽丛。

植花看欲遍,梦藻若为工。

朝罢云间舄,閒询桑下童。

未论非百里,从此识三公。

献赋才宁并,明经荐偶同。

周南怜独滞,冀北讶群空。

湖阔孤帆白,天高落日红。

何时逢旧侣,清夜醉新丰。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钱明府之晋江

青门谁怅别,赤县汝之官。

政识循良美,人称孝友难。

艰危酬献璧,感激尽披丹。

师帅今多寄,神君此共看。

汉图百雉迥,周服七闽宽。

迤逦刺同合,苍茫金粟寒。

却疑洛形胜,犹是晋衣冠。

东去连鲸鳄,南游愧羽翰。

云垂秋缥缈,池泳晓潺漫。

对月空悲谢,临风更忆潘。

何当书系雁,应待纸回鸾。

倘遇狂歌客,无劳访义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送毛明府之鄱阳

茂邑推名宰,天朝宠俊髦。

茧丝知有戒,制锦讵辞劳。

循传元东汉,明经本大毛。

人疑三代直,地接九江皋。

盘错才能振,驱驰膂力牢。

凌虚合霄汉,涉险利波涛。

长路风烟积,孤怀殿陛高。

春云弥宇宙,秋月见纤毫。

彭泽空栽柳,河阳耻种桃。

弦歌听已遍,山水念同袍。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