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

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

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

夺官遣去不自觉,晓梳脱发谁能收。

江边乱山赤如赭,陵阳正在千山头。

君知远别怀抱恶,时遣墨君解我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墙壁上的墨迹默默无言,看见它尚能消除百般忧虑。
更何况我有像你这样的朋友,品格高洁如秋霜般令人敬畏。
清雅的诗歌和刚健的笔力又怎能衡量,我追求的是与自然合一,如同庄子一般逍遥。
被剥夺官职后浑然不觉,早晨梳理白发时又有谁能帮我找回失去的时光?
江边的乱山红似赤铁,陵阳就坐落在群山之巅。
你知道离别带来的苦闷,时常让墨迹来缓解我的愁绪。

注释

墨君:这里指代墙壁上的墨迹。
消:消除。
素节:纯洁的节操。
凛凛:形容威严或冷峻。
齐物:道家思想,认为万物平等,无差别对待。
晓梳:早晨梳理。
赭:赤红色的矿石,此处形容山色。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名为《送文与可出守陵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和对美好事物赞美的诗篇。

首句“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描绘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认为即便是画在墙上的墨迹,也能以其超然脱俗之美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这里的“墨君”指代的是书法作品,它不必言语,就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接着,“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文与可的赞美。这里将文与可比喻为“素节”,意指他的品格如同清白无瑕的雪花一样纯洁。而“凛凛”形容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气质,既能抵御世间的尘污,也能在寒冷的季节中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

“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则是对文与可文学才华和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清诗健笔”形容的是他作品的清新与笔力雄健,而“逍遥齐物追庄周”则表明他的心境如同古代哲学家庄子一般,能够超脱世俗,达到一种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中间两句“夺官遣去不自觉,晓梳脱发谁能收”通过对历史上被贬官的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这里暗示着,对于那些外在的变迁和失意,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江边乱山赤如赭,陵阳正在千山头”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增添了诗歌的空间感和深度。这里的“陵阳”即指的是古时的地名,即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最后,“君知远别怀抱恶,时遣墨君解我愁”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法艺术来抒发和缓解内心的忧虑。这里的“君知”即是指文与可,通过他的书法作品能够理解诗人远别时的心境,并以此来慰藉自己。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了他对友情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诲夜坐

爱君东阁能延客,顾我闲官不计员。

策杖频过知未厌,卜居相近岂辞迁。

莫将诗句惊摇落,渐喜樽罍省扑缘。

待约月明池上宿,夜深同看水中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蔡冠卿知饶州

吾观蔡子与人游,掀豗笑语无不可。

平生傥荡不惊俗,临事迂阔乃过我。

横前坑阱众所畏,布路金珠谁不裹。

尔来变化惊何速,昔号刚强今亦颇。

怜君独守廷尉法,晚岁却理鄱阳柂。

莫嗟天骥逐羸牛,欲试良玉须猛火。

世事徐观真梦寐,人生不信长轗轲。

知君决狱有阴功,他日老人酬魏颗。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宋叔达家听琵琶

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

新曲从翻《玉连锁》,旧声终爱郁轮袍。

梦回只记归舟字,赋罢双垂紫锦绦。

何异乌孙送公主,碧天无际雁行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一)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