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参知邀登白云山得烟字

白云山与碧霄连,至此尘心已尽捐。

短舄行迷空翠径,轻衣欲染蔚蓝烟。

九天楼殿虚无里,二浙山川指顾前。

更说仙都何处是,攀松藉草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朴在白云山的登临体验,以“烟”字为线索,展现了山色空蒙、云雾缭绕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首句“白云山与碧霄连”,开篇即以“白云山”与“碧霄”相接,营造出一幅高远壮丽的景象,暗示了山之高峻与天空的广阔。接着“至此尘心已尽捐”,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灵得到净化的感受,体现了登山过程中的精神升华。

“短舄行迷空翠径,轻衣欲染蔚蓝烟”两句,通过“空翠径”和“蔚蓝烟”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清幽、色彩斑斓的氛围。短靴在翠绿小径上留下足迹,轻薄衣物似乎要被烟雾染上一层深蓝,细腻地展现了登山时的视觉体验和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九天楼殿虚无里,二浙山川指顾前”则将视野拉高,想象中九天之上的楼阁宫殿仿佛近在咫尺,而眼前的二浙山川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的豪迈与豁达。

最后,“更说仙都何处是,攀松藉草不知还”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不愿归返尘世、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白云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胡参知为余谭沣州华阳王之贤不容口示以手书词染俱妙因出味一卷索题味一者王别号也王善玄言故以自号卷中皆海内名笔余翩然有小山之思焉遂不辞而赋之

何年一出曳裾门,是处相逢说兔园。

沣浦神仙兰好佩,淮南宾客桂初繁。

诗成白雪人难和,味入玄言道自尊。

清宴无由奉飞盖,因君授简忆王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七夕萧拙斋席上口占

仗剑辞家又一年,越中秋色变山川。

红漂浅漾芙蕖水,青薄平林草树烟。

千里难穷秦望目,双星空照监湖船。

主人坐上尊常满,且付乡心博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去年七夕别陈五岳方伯于三山惠诗忽一周矣今七夕羁迹山阴倚其歌而和之

去岁三山一棹回,薇垣彩笔落崔嵬。

蛟龙峡里惊涛转,鸟鹊桥边抱石来。

回首又逢牛女候,此身忽在越王台。

如流日月催双鬓,何处幽怀得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日过萧拙斋商燕阳张含宇累宴逮夜口占

千里婵娟此夜开,客怀何地重徘徊。

乾坤浩荡从难定,俯仰苍茫感易催。

玉笥空传神禹简,锦衣不见越王台。

何如潦倒随佳胜,是处相逢一醉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