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川书隐

世业本淮甸,幽居枕龙川。

冥心谢圭组,秉志师圣贤。

耕凿有馀閒,轩窗富芸编。

夜雨杂春诵,薰风清夏弦。

汤汤伊洛流,澹澹洙泗渊。

会趣洞精要,探赜穷幽玄。

求志业已崇,行义理则然。

希君保贞素,逍遥以永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龙川的幽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智慧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修养的生活状态。

首句“世业本淮甸,幽居枕龙川”,点明了隐士的居住环境,淮甸之地,龙川之畔,自然环境优美,为隐居提供了理想的背景。接下来,“冥心谢圭组,秉志师圣贤”两句,表达了隐士摒弃世俗名利,以圣贤之道为师,追求心灵的纯净与高尚品质的决心。

“耕凿有馀閒,轩窗富芸编”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方式,既务农耕作,又读书学习,生活充实而闲适。“夜雨杂春诵,薰风清夏弦”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隐士在不同季节中的读书与修身活动,夜雨中诵读经典,夏日里弹奏琴弦,生活充满诗意。

“汤汤伊洛流,澹澹洙泗渊”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伊洛、洙泗等河流比作知识的源泉,象征着隐士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会趣洞精要,探赜穷幽玄”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在学问上的深入探索与追求真理的精神。

最后,“求志业已崇,行义理则然”表明隐士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道德行为上遵循正道,体现了其人格的高尚与完善。“希君保贞素,逍遥以永年”表达了诗人对隐士保持纯洁高雅品格、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富春钓台

维舟富春渚,舒啸登崔嵬。

不见羊裘人,空馀垂钓台。

苔色石上古,秋声松际哀。

清风犹可仰,落日满蒿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哭陈宪使

刈兰无馀芳,燬璧一成尘。

汉法密如网,清波无修鳞。

陈人有妫裔,秀出吴江滨。

曰惟洪武初,奉檄始来闽。

感彼古哲人,结交亦有因。

芝兰既同臭,胶漆情愈亲。

时从登高丘,怀古共酸辛。

栖栖天地间,不得一日春。

浩气久郁结,吐为五色云。

遂使鬼神妒,坐此终殒身。

才高名不扬,道存志不伸。

生为众士怜,死为万鬼邻。

汝母既已老,汝妻乃初嫔。

汝魂归无家,汝子归贳坟。

兄弟既徂远,朋友久且贫。

九原深无穷,彼苍高不闻。

衔哀欲有诉,吞声难具陈。

千龄万祀后,有怀在斯文。

形式: 古风

夜酌邑庠留别

高梧絓朗月,密竹深寒烟。

虚堂敞清夜,桂酌开华筵。

论心机暂忘,念别情已悬。

值此群动息,始知诗境玄。

行当泛苍波,去矣阻山川。

落叶拥戍垒,飞霜清海天。

鸿燕有时还,倾盖知何年。

愿持松柏操,永与金石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同周孝廉夜宿郡庠有述

乞身共栖迟,聚首殊契阔。

子卧清溪云,予弄沧海月。

人生驹隙耳,岁月坐超忽。

欣兹一樽酒,信此百忧辍。

晤言不知疲,高歌清夜发。

久要谅无违,保已终华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