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仙馆

烟火心肠咏不真,风流娇贵却无尘。

何须更问花仙姓,便是扁舟共载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用烟火般的热情赞美却不真实,
风流人物虽娇贵却如尘埃般洁净。

注释

烟火:比喻世俗的热情或浮华。
心肠:情感或心意。
咏:赞颂或歌咏。
不真:不真实,虚幻。
风流:指举止潇洒,才情出众。
娇贵:高贵而娇嫩。
无尘:没有尘世的污垢,形容纯洁。
何须:何必,不需要。
更问:再询问。
花仙:传说中的仙子,常以花为象征。
姓:姓氏。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共载人:共同乘坐,暗示共享或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张镈以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的世界。首句“烟火心肠咏不真”,表达的是对尘世间纷扰复杂情感的超脱,烟火往往象征着红尘的情感纠葛,而“咏不真”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这些凡俗之情的质疑和不屑一顾。第二句“风流娇贵却无尘”,则是对那种高洁、清新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既有风流倜傥之韵味,又无尘世间的杂染,显得格外超脱。

第三句“何须更问花仙姓”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位花仙本身并不关注其来历或姓名,只是在意境上与之共鸣。最后一句“便是扁舟共载人”,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述,扁舟往往代表着超脱现实的工具,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共同的精神空间,即使是在现实中,也能与那位花仙一同漂浮在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对尘世间纷扰情感的超越。其用词精炼、意境清新,是宋代诗风中的上乘之作。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绝(其一)

来访秋花本为诗,酒杯徵逐负幽期。

山中句出明书记,还了清邀一段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绝(其二)

口边白醭公家事,坐上清狂我辈真。

会乞一閒归故隐,定因能赋结高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其六)

才晴便是看花时,夜雨何堪带雪吹。

春色更?过数日,三分馀一尚堪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其五)

才晴便是看花时,休问花名是阿谁。

藉使无梅桃杏在,但能来赏莫嫌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