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

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

务国不务民,傥有安得用。

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

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形式: 古风 押[宋]韵

翻译

尽管土地并不珍视财富,但利益在于与百姓共享。
如果治理国家不以民众福祉为重,即使有所收获,又能如何使用呢?
孟子赞美君主的园林,他的观点早已广为流传。
我姑且借此机会陈述浅见,忧虑之情难以再加重了。

注释

地:土地。
虽:虽然。
不爱:不重视。
宝:财富。
民:民众。
务:致力于。
国:国家。
傥:倘若。
安得:怎能。
孟氏:指孟子。
美:赞美。
王囿:君主的园林。
其说:他的观点。
聊:姑且。
陈:陈述。
薄言:浅见。
忉怛: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原则的看法。诗中以“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开篇,强调了土地资源的价值并非单纯追求财富,而应该惠及民众。接着指出如果执政者只为自身利益而不顾百姓,即使拥有财富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宁和信任。“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引用孟子关于君主不应过度奢华,应关注民生的教诲,表明诗人赞同这样的理念。最后,“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施政的忧虑和期待,希望王判官在新的职责中能牢记这一点,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梅尧臣关注民生、倡导仁政的思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言秀才归建昌

来时槐开花,去日木陨叶。

作赋未得荐,著书已盈箧。

旧居近仙坛,独往遇农馌。

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

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

去意方若渴,望林殊未歇。

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

行闻拜卿属,恩下苍龙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君当访其迹,更葺安旧牌。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然后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送王省副宝臣北使

紫服黄金带,银鞍翠锦鞯。

犯寒辞汉省,持礼入胡天。

左衽通华语,名王接右贤。

旧山回可记,碣石与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