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许启衷都谏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联“孤忠愤激竟亡身,象齿谁云秪自焚”描绘了许启衷坚守正直,因忠诚而遭遇不幸的命运,其人格如同象牙般珍贵,却只能独自承受焚烧之苦,暗含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颔联“青琐有名留谏草,玉楼何处续新文”中,“青琐”和“玉楼”分别借指朝廷和皇宫,暗示许启衷曾为国家谏言,留下了宝贵的谏议记录,但如今这些声音已无法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出,流露出对失去这样一位贤臣的遗憾。
颈联“魂依鹤发三更梦,愁结乌山几洞云”运用象征手法,将许启衷的灵魂与鹤发老人的形象相连,暗示其离世后仍牵挂人间,同时以乌山和云朵象征其内心的愁绪与哀伤,形象地展现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
尾联“最是倚栏残月里,数声邻笛不堪闻”则通过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的夜晚,月色朦胧,邻家笛声传来,却让人难以承受,进一步强化了对许启衷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失去这位贤臣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许启衷生前事迹的追忆与逝世后的哀思,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与正直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