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题曹云西桂根图》,作者是元末明初的黄玠。诗中以富有想象力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月宫神话场景:有人手持玉斧,在深夜里攀缘青天,意图砍伐月亮上的桂树。这株桂树象征着永恒和不朽,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无常世事的思考。
"何人操玉斧,夜半缘青冥",这两句描绘了神秘而富有力量的人物形象,他挑战月宫的寂静,试图改变月球的宁静。"斫去月中树,千秋伤我情",通过砍伐桂树,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长久情感的失落感。
"无根亦云已,有根当复生",诗人暗示即使生命看似结束,只要有根源(可能指精神寄托或情感基础),仍有重生的可能。最后两句"但笑吴刚者,负此不义名",诗人以吴刚伐桂的典故,嘲笑那些背负不公正名声的人,暗讽现实中的某些执着和无谓的付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月宫神话探讨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流转和价值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