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大道本无言,多言数穷者。

愚哉公孙龙,白马谓非马。

非马亦非非,谁真复谁假。

始知五千言,悟后俱应舍。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漫兴》由明代诗人黎崇宣所作,通过探讨“白马非马”这一哲学问题,表达了对语言与真理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道本无言”,开篇即点出大道的本质在于其无形无相,无需言语表达。接着,“多言数穷者”则指出过多的言语描述往往会导致理解的偏差和混乱,强调了语言在表达真理时的局限性。

接下来,“愚哉公孙龙,白马谓非马”引用了古代哲学家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的著名论断,以此为例说明语言的抽象性和概念的复杂性。公孙龙认为,白马虽然具有马的特征,但因其特定的颜色(白)而不能简单地归为马的范畴,从而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以此挑战传统逻辑和语言的界限。

“非马亦非非,谁真复谁假”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这里指出,通过语言定义的事物并非绝对真实或虚假,而是相对的、基于语境和理解的。这引发了对真理本质的追问,即在语言与现实之间,何为真正的存在,何为虚假的表象。

最后,“始知五千言,悟后俱应舍”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五千言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论语》或其他古代文献,此处借以强调通过深入思考和领悟,人们应当超越语言的束缚,认识到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和真理所在。最终,悟道之后,所有对语言的依赖和执着都应该放下,回归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白马非马”这一哲学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语言与真理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语言表象、追求内在真理的向往。

收录诗词(31)

黎崇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村居险韵(其一)

地僻心俱远,风光处处佳。

居常卧草榻,出或着芒鞋。

酒向邻家贳,欢能野老偕。

陶然取一醉,真可号无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村居险韵(其二)

采药时扶杖,为园每荷镵。

近林分橘柚,远树隐松杉。

江静明霞起,峰高落照衔。

晚来溪口望,云外几归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酬封砻瑕见怀

山馆秋初霁,孤村晚更烟。

有怀空自赏,得句向谁传。

露白葭全折,枫丹林欲然。

宁知摇落意,犹有美人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中送友南还

客子欲南迈,江风尽北吹。

旅途仍惜别,分袂益凄其。

梅树寒应发,猿声晚更悲。

还家吾有梦,夜夜定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