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灼灼叶中花,夏萎春又芳。

明明天上月,蟾缺圆复光。

未如君子情,朝违夕已忘。

玉帐枕犹暖,纨扇思何长。

愿因西南风,吹上玳瑁床。

娇眠锦衾里,展转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花朵在绿叶中鲜明耀眼,夏日凋零春天又开放。
明亮的月亮高悬天际,月牙残缺后又圆满发光。
君子的情感却不如这月轮,早晨分离夜晚就已遗忘。
即使玉枕还留有余温,但纨扇的思念却绵长无尽。
希望借助西南的清风,吹过那镶有玳瑁的华丽床榻。
她在锦绣被窝中沉睡,辗转反侧,梦中双鸳鸯相伴。

注释

灼灼:鲜明耀眼。
叶中花:绿叶中的花朵。
夏萎:夏日凋零。
春又芳:春天又开放。
天上月:明亮的月亮。
蟾缺:月牙残缺。
君子情:君子的情感。
玉帐枕:玉枕。
纨扇思:纨扇般的思念。
西南风:西南的清风。
玳瑁床:镶有玳瑁的床榻。
娇眠:甜美睡眠。
锦衾:锦绣被窝。
展转:辗转反侧。
双鸳鸯:双鸳鸯图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思恋图景。开篇“灼灼叶中花,夏萎春又芳”写的是春天的花朵在树叶间盛开,即使夏日将至,春意仍旧鲜明,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情感依旧鲜活。

“明明天上月,蟾缺圆复光”则是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尽管有时被乌云遮掩,但终将恢复其完整的光辉。这不仅是对夜景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即使有所波折,最终仍旧能够恢复如初。

“未如君子情,朝违夕已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之情的渴望,即使一日不见,如同夜晚就已经遗忘,这里的“君子情”通常指的是高洁的情操或深沉的情感,但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玉帐枕犹暖,纨扇思何长”则是诗人躺在温暖的玉帐中,手持轻柔的扇子,心中却充满了绵长的情思。这里通过对物品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愿因西南风,吹上玳瑁床”是诗人希望借着西南的微风,将自己的思念吹送到所思之人的寝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最后,“娇眠锦衾里,展转双鸳鸯”描绘的是诗人躺在华丽的锦被中,翻身间仿佛能看到那双鸳鸯的影子。这不仅是对安逸睡眠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生活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4)

崔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叙别

碧池漾漾春水绿,中有佳禽暮栖宿。

愿持此意永相贻,祗虑君情中反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岂知一只凤钗价,沽得数村蜗舍人。

形式: 押[真]韵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一叶来自东,路在沧溟中。

远思日边国,却逐波上国。

问法言语异,传经文字同。

何当至本处,定作玄门宗。

形式: 古风

山居卧疾广利大师见访

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